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0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风险思想确定桥梁船撞设防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概率学上推演了基于风险的桥梁船撞设防力确定方法,对美国规范模型、欧洲规范模型、拉森模型和昆兹四个代表性船桥碰撞概率模型进行评述和比较后,推荐采用美国规范模型和拉森模型并基于国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后计算船撞碰撞概率.  相似文献   
2.
赖伟  王君杰 《工程力学》2007,24(4):81-86
根据线性势波理论,分析了水中截断圆柱体作水平简谐运动时结构周围的辐射波浪。利用分离变量法,分别得到了含有未知常数的三个流体子域速度势的简谐表达形式,并采用一个较为简单的匹配方法使其在流体子域的共同边界上满足压力和法向速度的连续条件。于是求解得到了速度势,进而可得到由等效附加质量和附加阻尼表示的柱体侧面上的动水力。不仅能考虑自由表面波对动水压力的影响,也适用于位于任意水深处的截断圆柱体。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同时对于截断圆柱体,采用Morison方程中的动水附加惯性力项会高估柱体侧面上的动水力。  相似文献   
3.
结构损伤指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构震害指数是评价某个结构或构件在受到地震作用后破坏状态的无量纲指数,是工程师在地震后对受损建筑做出处理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它分为整体损伤指标和局部损伤指标。大多数局部损伤指标在本质上是累积性的。整体损伤指标可以通过结构所有的局部损伤指标加权平均得到,或是通过比较地震前后结构的模态属性得到。对国际上较常用的震害指数计算模型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分析了这些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震害指数今后研究和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搜集的560座桥梁进行分析,总结了规范中的设防等级以及实际设防与规范设防的差距,并进一步对桥梁基础防撞设施作了深入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桥梁建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中厚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技术关键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在薄煤层条件下应用较多,而对于中厚煤层的应用研究较少。为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同时为避免以传统充填手段实现沿空留巷导致充填体位置产生应力集中,以切顶短壁梁为理论基础,以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杜儿坪煤矿6271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在中厚煤层的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传统长壁式采煤法及切顶预裂爆破高度为4、6、8 m及切顶角度为5°、10°、15°、20°时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顶板位移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合理的预裂爆破切顶高度和切顶角度条件下,不仅可以迫使顶板岩层在工作面回采后及时垮落并充满采空区,还可以有效切断巷道与采空区顶板岩层之间的应力传递路径,使得应力集中区域向实体煤深处转移,改善巷道围岩所处的应力环境,起到切顶卸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土-桩-桥相互作用的集中质量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进行桥梁抗震分析中,为了得到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桩基础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必须考虑土和结构的相互作用。集中质量模型是群桩基础抗震计算中广泛采用的简化计算模型。本文以此模型为基础,讨论了复杂程度不同的集中质量模型的精度,主要讨论土层特性、群桩数目、群桩间距、桩长等因素对简化模型的精度影响。  相似文献   
7.
8.
基于黏弹性边界和将场地反应转化为等效地震荷载的有限元直接法是目前进行地震作用下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的常用时程分析方法之一。当土层厚度较深时,整个深厚土层-结构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自由度数目较多,尤其对于三维问题,计算效率低。该文提出一种高效分析方法,即一维场地反应分析仍然针对整个深厚土层,在后续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将土-结构计算模型的底面人工边界从深厚土层底面(基岩面)向上移动到接近结构的位置,通过缩减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尺寸来提高计算效率。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算例,通过与采用整个深厚土层的传统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对比,说明提出的高效分析方法能够满足精度要求,并且给出底面人工边界位置以及边界条件和地震动输入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规范反应谱长周期部分修正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将反应谱方法应用于长周期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本文探讨了对现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反应谱的长周期段进行修正的方法.数字化强震记录反应谱的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动水平分量的位移反应谱可以有一个明显的峰点.同时当周期无限长时,地震动相对位移反应谱应等于地面运动位移最大值.以此为基础,增加了表达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性的参数.经过修正和补充的规范化反应谱可用于长周期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参数确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姜华  贺拴海  王君杰 《振动与冲击》2012,31(15):132-139
摘要: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和塑性力学理论形成的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是一个高级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但模型涉及的参数过多却给运用造成了不便。本文对模型参数进行详细解释基础上,采用已有的混凝土材料试验数据给出了其子午线强度参数、帽盖参数、脆性损伤和延性损伤参数取值,大大方便了工程运用。最后以单轴拉伸和单轴压缩为例数值演示了模型基本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