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M型型钢桁架楼板受力性能,设计了试验构件并进行了静力试验。基于试验构件几何尺寸和材性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B1,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正确性,并在该模型基础上改变模型参数,建立模型B2~B9,探究腹板、型钢厚度、等效筋直径、受拉区混凝土厚度和受压区混凝土厚度等因素对楼板受力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模型B1模拟结果与试验值较为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建模原则的合理性;模型B1、B3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基本重合,模型等效方法合理有效;型钢腹板对开裂荷载影响较小,对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当楼板空心率和截面高度不变,空腔向板底平移时,楼板开裂荷载降低,峰值荷载提高;减少受压区混凝土高度,会显著降低楼板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煤矿用远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软硬件实现方法,提出了改善数据远程传输方式的措施.现场试验数据表明,该远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风力发电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满足风电教育的需要,结合我校"电力特色教学",设计开发了风电场虚拟仿真系统。利用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的结合,生成高度逼真和交互的教学实验系统,以此来促进风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QDYT-1型数字电动液压式水轮机调速器,由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机组定时运行状态和预先设计好的控制策略经逻辑判断和运算输出数字控制电量,通过步进电动机控制器、步进电动机、旋转配压阀和接力器控制水轮机导水叶开度,实现调速控制功能。图4幅。  相似文献   
5.
6.
对具有CAN总线接口的称重仪表为核心的配料称重系统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配料称重系统的组成、称重仪表软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重点以ADU0845单片机为微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接口和嵌入式操作系统RTX51 Tiny实现了现场各配料皮带秤与远程上位机的通信.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通信实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工业控制系统中采用单一运行数据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的研究较多,采用多属性性能评价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火电厂生产过程对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品质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单值中智集的火电机组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多属性性能评价方法。首先,根据火电机组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运行数据的多个属性值建立中智集决策矩阵;然后,基于每个属性提供的信息确定反映决策者意见的单值中智集决策矩阵,并通过加权平均算子将所有个体决策矩阵聚合为共同决策矩阵;最后,根据计算出的待评价控制方案与中智集正负理想解之间的欧式距离建立的相对贴近度函数的大小来评价各控制方案,并确定最优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有效合理且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9.
水轮发电机组有功功率的变参数PID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出了有功功率反馈参与控制的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结构,设计了一种变参数PID控制器,并 给出了控制器参 数的整定方法。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控制系统与以主接力器位移反馈代替有 功功率反馈的PID控制系统相 比,其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充分利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局部非线性特征,数值子结构方法将原本复杂的结构非线性分析转化为以初始弹性刚度迭代的主结构等效线弹性分析和屈服构件隔离子结构非线性分析。由于主结构采用常刚度迭代分析收敛速度较慢,尚有一定局限性,于是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降阶牛顿迭代数值子结构方法。在主结构系统中,将塑性自由度位移场作为基本未知量,设计牛顿算法进行非线性迭代分析,并由隔离子结构跨平台非线性分析计算得到屈服单元的内力和切线刚度。对一平面15层3跨钢结构进行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是准确、可靠的,接近传统牛顿算法的二次收敛,且对于局部非线性结构系统,需要集成和分解的矩阵规模远小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