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3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建立并确定了基于FBG传感器多参数同时测量系统数学模型,提出用矩阵条件数结合测量公式导出矩阵条件数与温度、压力测量公式间的矩阵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可以去除病态矩阵参数并可以找出最佳镀层材料及厚度以此来提高FBG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实验表明,当镀有不同厚度铜,且r2≤0.4mm时FBG测量温度和压力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Ba0.74Sr0.26TiO3陶瓷从10^-2~10^6Hz的介电谱。在超低频下,由于空间电荷激发的贡献,样品的介电常数在较高温度下远超过58℃时的居里峰。此时的Cole-Cole图在复ε平面上成为一段圆弧,圆心在实轴以下。  相似文献   
3.
3Cr2W8V钢硼,稀土共渗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抽油泵泵阀工况和使用现状的分析,认为解决泵阀的腐蚀磨损问题可从选用耐蚀耐磨的新材料,和对原来材料进行表面防护处理两个方面来实施。文中简述了几种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在解决泵阀腐蚀磨损问题方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Cr12MoV钢硼-稀土共渗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硼砂熔盐中加入重离子型稀土化合物,对冷作模具钢进行硼-稀土多元共渗,获得强化涂层的结果。利用金相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离子探针全谱分析,X射线衍线等手段,确定出稀土元素是以氧化态存在于渗层中的。从扩散动力学角度出发,讨论了稀土元素扩散渗入,引起渗硼组织变化,形成针状硼化二铁带与白亮带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在700—1050℃温度的流床中,W、Nb和Ta的硅化物层生长速率单调地随温度上升而增加。流床法获得的硅化物层与其它方法得到的相类似。 Mo及Mo—Ti、Mo—Ti—C和Mo—Ti—Zr—C合金的硅化行为则不同,在较低的温度区域内,它们的硅化物层生长速率出现反常高的峰值,该峰的出现伴随着形成一个在现有的二元Mo—Si系相图中没有报导过的新相组成的硅化产物。X-射线分析确定,该相具有典型的六角C_(40)型结构,点阵常数为:a=4.580,c=6.477,c/a=1.41。它是通常四角的MoSi_2相的一个不稳定的低温变体。硅化后经高温真空处理时,六角的MoSi_2迅速地和不可逆地转变为四角的MoSi_2。 在出现反常高增重峰的温度下,Mo一0.5Ti合金硅化物层生长遵守直线规律,其硅化层主要为六角的MoSi_2。而纯Mo仅在硅化初期服从直线规律,而后过渡为抛物线规律,其硅化产物通常为六角的MoSi_2,随后转变为四角的MoSi_2。两种结构的硅化物层在高温时的氧化行为相同。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铁电微晶粉粒的热刺激电流及其铁电相变。对三种不同化学成分的钛酸钡粉料与硅油的混合物进行了热刺激电流测量。钛酸钡粉粒与硅油的混合物有很明显的热刺激电流(TSC)且表现出和铁电相变有关的明显的峰,显示出与粒径存在一定的关系;得出了样品的表观极化强度曲线。证明了当粉料与硅油混合后,用介电谱观测不到的粉料的铁电–顺电相变,用 TSC 方法可以观察到。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合成氨生产装置中有2种高压机机型,分别为1r266/320和H22Ⅲ165/320,均为六级压缩。由于2种机型各级出口的设计压力不匹配(见表1),造成三段送脱碳时H22Ⅲ165/320型压缩机的三段压力超压。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公司从1993年以来一直采用1F266/320型压缩机减量,H22Ⅲ165/320型压缩机四段人口处安装节流阀控制入口压力的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FBG(Fiber Bragg Grating)光纤光栅传感器实现皮革弹性测量中温度、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皮革纤维受力变形长度变化量和拉伸力引起的皮革纤维受力变形长度变化量三个参数被测量。采用用宽夹子把皮革样品两端固定好,并把一个FBG1传感器固定在夹子上,并在沿皮革样品发生形变方向放置FBG2传感器来解决皮革弹性变形和温度相互交叉感染问题;同时采用镀层FBG来提高FBG传感器的灵敏度。实验表明,三个参数能被精确和同时测量;并且FBG传感器灵敏度也被提高了8~13倍。  相似文献   
10.
用钛酸锶钡陶瓷在10^-4~10^5Hz范围内证明了虽可用常规方法测出一个复介电常数,但因样品中慢极化效应比熟知的快效应大得多,使交流测量所依据的公式不再正确,故得到的复介电谱只是形式上的,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