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棉花条例》于2001年8月3日公布施行,《棉花条例》的颁布,以法律授权的方式赋予专业纤检机构特定的行政权力,其在行政管理中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即行政行为。纤维行政执法是实现监督管理职能的一种方式,它以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为载体,下面就专业纤检行政执法中的证据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DSP芯片内嵌DARAM的电路结构,详细分析了接口电路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包括地址译码电路,字线译码电路,位线选择电路及控制电路四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了控制电路的原理,及如何实现一个周期"双存取"的功能。利用数模混合仿真工具ADvance MS对整体电路进行仿真,结果证明DARAM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一次读和一次写操作,实现预期的功能,为DSP设计乃至SOC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软组织损伤系指人体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等组织损伤性疾患,是引起颈肩腰腿疼痛的最常见病症.一般引起颈肩腰腿疼痛的病症有脊柱椎管外软组织损伤,脊柱骨关节损伤与疾病,脊柱椎管内病变和某些内脏疾患等等.此类病症的病因病理比较复杂,但从目前我们所知道和常见的始发原因是急性损伤,劳损及风寒湿邪,由后者引起的,以往多诊断为肌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也称为"肌肉疼综合症"其真正的致病因素不明确,临床上表现为疼痛范围广,好发于肩背部,压疼点多便.总的说来软组织损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重要的环节,即无菌性炎症及其所形成的粘连变性,疼痛和肌肉痉挛.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软组织病变日渐严重,逐渐发展成广泛性颈腰疼痛.中医手法治疗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门类众多,治疗手法多样,本人就自己多年来在临床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手法和大家有个初步交流希望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入关”前后相对比的方式,论述了重返关贸总协定后对我国松香产业四个方面的影响和效应。  相似文献   
5.
应用上界法推导了一组可确定异步轧制时的中性角、轧制力矩和打滑条件的方程。根据这些方程计算出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提出了可用于生产实际中的简化计算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下热射流的浮升,其动量逐渐衰减进而演变为羽流,采用常规的雷诺时均方法进行模拟容易出现涡粘过大导致仿真结果失真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水下热射流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PANS (Partially-Averaged Navier-Stokes)方法改进了水下热射流的计算模型,对其在静止和运动工况下的浮升扩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水下热射流的浮升扩散规律.然后搭建了全透明的拖曳式试验水槽,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方法测得的热射流在静止和运动工况下的浮升扩散图像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 表明:基于PANS方法的水下热射流预测模型精度较高,所有误差均在15%以内,且绝大部分误差控制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7.
基于机器视觉的地膜下方棉苗的识别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快速准确检测、识别和定位棉田地膜下面的幼小棉苗,是自动切破棉苗上方地膜让棉苗破膜而出的关键前提。论文介绍通过摄像设备采集棉田中地膜所覆盖棉苗的图像信息,然后由图像处理系统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特征分析以识别棉苗、棉苗位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的切破地膜的控制系统。着重对地膜下面幼小棉苗如何准确的检测、识别和定位等相关方法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对棉苗的识别准确率在98%以上,对每株棉苗的检测、识别和定位需要约30ms。  相似文献   
8.
一、高职化是高等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从90年代开始,我校进行了以“转变办学重点,转变办学模式,转变服务方向”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中一项重要改革是教育模式的转变,从普通高校专业教育模式转变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这是对传统成人教育理论的重大突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在职职工中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呈现出多元化,从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来看,它不仅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研…  相似文献   
9.
随着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的迅速兴起,开发高效活化过硫酸盐的催化剂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在过硫酸盐的非均相催化剂中,金属基纳米材料由于自身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比表面活化能高、磁学性能好等结构与性质特点而呈现出良好的催化特性、化学稳定性、重复利用性等优势,被认为是过硫酸盐活化剂的最佳选择之一,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彰显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单一金属纳米材料在反应过程中易发生颗粒团聚、自身氧化、金属离子释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广泛应用。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人员使用复合材料替代单一材料作为过硫酸盐的活化剂以净化环境污染物。例如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将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在各类载体材料上,在催化净化过程中不仅能达到协同处理的效果,还能减少金属离子的流失,同时提高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此外,制备出结构独特的多种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多种金属之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催化剂的活化性能,使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金属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特性、活化过硫酸盐过程中自由基与非自由基的产生机制、净化污染物的效果与机理方面不断探索,积累了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