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码率控制是视频编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小波视频编码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视频编码器的码率控制算法,给出了I帧根据缓冲器的容量分配固定的比特数的策略;提出了基于能量的P帧的码率分配策略,实验效果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超光谱图像(HSI)的大数据量,HSI压缩技术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和Tucker分解的HSI压缩方法。充分利用HSI频域和空域的信息,对HSI频带的小波变换系数进行Tucker分解,先利用小波变换将HSI分解为不同的子图像,然后利用Tucker分解实现子图像的压缩;最后用实际的HSI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与其他算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实验还显示了压缩HSI在监督分类方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建筑中蕴含的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毕迎春  田大方 《华中建筑》2008,26(12):153-155
传统建筑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改进发展的技术成果,从其中所蕴含的节能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整理不仅将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传统建筑,也必将为现代建筑节能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将于5月到2002年5月 ,兴建全国首家一流的军旅住宅小区。首期军旅住宅小区计划建3000套、总计约30万平方米。建筑地点选择在风光旖妮、四面环路、靠近市中心的昆明市滇池路南亚风情园南侧地域 ,现已完成征地200亩。建筑需1 1亿元到1 3亿元 ,由一些热心支持国防建设的企业和从军队转业到地方后有所作为、资金雄厚的 企业家”垫支。住宅小区出售对象是现役军 (警 )官、公安、文职干部、士官、未进干休所的退休干部、在职职工、退休职工以及未参加地方房改且滞留军营的转业复退人员。出售价以不超过解放军、武警和公…  相似文献   
5.
吊脚楼特征及其生态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吊脚楼是当地独特地貌特征与传统文化长期融合演化的结果,风格别致、布局合理、工艺精湛、时代气氛和文化气息独特,体现出浓郁的特殊民居形式,是中国民居领域的杰出代表,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文章从湖北恩施土家村寨及民居的现状和发展入手,分析了土家吊脚楼民居的特征及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丹  毕迎春 《山西建筑》2010,36(31):30-32
简单介绍了传统木构架体系的特点及类型,从起源、技术、自然和地理、社会文化等角度出发,详细叙述了木构架建筑的历史渊源,以使人们更加重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从而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低盐固态前酵,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固定化鲁氏酵母细胞反应器发酵生产佐餐酱油,结果酱油中微量香气成分明显地增加,酱香和酯香浓郁,风味得到显著地改善,是目前速酿工艺生产优质酱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是用于解决诸多问题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提出石油传输网络中的最少增压器问题,然后介绍了基于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的两种有效算法,最后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码率控制技术对提高和平滑解码视频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种视频编码标准和应用都对码率控制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基于H.261和H.263的视频会议,基于MPEG-1和MPEG-2的媒体存储,以及最新的基于MPEG-4视频对象编码。首先对码率控制问题进行了基本描述,然后介绍了标准中的经典码率控制技术,接着将目前的码率控制技术归纳为3类:基于DCT视频编码器的码率控制技术、基于小波视频编码器的码率控制技术和精细粒度可分级视频编码的码率分配算法,并对这三类码率控制方法的发展进行了概括性阐述与比较性研究,讨论了各种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缺点,最后对视频传输中的码率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外适内和——徽州古民居聚落"适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人居需要与自然环境、人的行为心理相适应的建筑创作外适;和谐人居呼唤技术与艺术相统一、有机秩序的建筑创作内和。该文主要以西递、宏村为例,通过探寻传统古民居聚落的内在精神和美学特征,剖析其中的"适居性"建筑创作内涵,揭示出其对设计、研究、建设的启发、借鉴和推动,以期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