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2.
受韦伯定理和协作式中心环绕接收域生物模型的启发,提出一种适用于图像显著性检测的中心环绕假设,设计了一种具有圆形拓扑的中心环绕结构,并给出基于该模型的融合局部和全局特性的显著性检测算法。该算法提取各像素的中心环绕结构,以基于韦伯特性的梯度方向表征局部显著性,中心区域相对于总体均值的相对亮度差表征全局显著性,然后采用线性合并方法得到最终的显著图。检测结果及正确率-召回率评估曲线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检测特性,并且在激活区域具有强响应,同时还能很好地抑制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在高频段频率分辨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型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算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新型小波梳状滤波器(WCF)的实现方法.改进型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算法对高频段进行逐级细分,得到一系列窄带的共轭正交滤波器(CQFs)及其输出信号序列.利用共轭正交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将这些窄带滤波器通道组合成WCF.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WCF在各频段都具有相同的频率分辨率,并能够检测子频带交界处的频率分量.WCF不仅易于实现,而且可以根据问题需要设定子带带宽,得到足够高的频率分辨率,适用于时变和非平稳信号时频特征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台发射机功率频率的自动测试问题,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和开发的自动测试系统,使计算机通过UDP与频谱分析仪进行通讯,通过串口与电台进行通讯.在该系统中,结合设计的虚拟仪器软面板,通过远程命令可控制电台进行发射,设置频谱分析仪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实现了对电台载波频率功率的自动测试.整个测试过程可完全由计算机控制,避免人工干预,从而实现了对被测设备的自动测试.  相似文献   
5.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大连办事处于近日积极动员“天猫”系统成员参加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共同举办的首次“天猫”商户专题培训班。大连泛瑞客制衣有限公司做为大连地区“天猫”商户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Lab Windows/CVl开发环境下,通过UDP协议实现主机虚拟面板与频谱分析仪通信的方法。作者介绍了如何在Lab Windows/CVI环境下建立UDP协议,并结合设计的虚拟频谱分析仪软面板,说明如何实时跟踪及显示频谱分析仪的频谱。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变换的谐波检测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采用小波变换的谐波有效值测量原理.提出了差拍选频与子带滤波相结合的谐波测量新方法,以及同步检波与子带滤波相结合的电压闪变检测及其频谱分析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短时间谐波、电压闪变的检测与时频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立体匹配算法中求解能量函数全局最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作Hopfield网络的迭代立体匹配算法.它采用两个具有相似结构的Hopfield神经网络协作求解匹配问题,两个网络的不同之处是匹配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图不同.然后根据左右一致性约束实现两个Hopfield网络之间的协作,从而避免落入局部最小.为加快收敛速度,该算法将视差图的最优搜索问题转换为二值神经网络的迭代收敛过程.利用局部匹配算法的结果预标记初始视差,以设定神经网络初始权重.并根据局部匹配算法中隐含的假定条件,提出了局部匹配算法视差结果的评估准则,以确定各像素的视差搜索范围,从而减少各次迭代过程中状态待确定的神经元个数.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性能和收敛速度上都要优于传统的Boltzmann机方法.  相似文献   
9.
观察运用MCU系统评价、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将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MCU检查颈椎病患者的活动功能及颈部肌力、并根据检测报告形成手法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前屈后伸最大肌力、疼痛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四周后,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前屈后伸最大肌力、疼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的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前屈后伸最大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P <0.05).结论:运用MCU系统评价颈椎所形成的手法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10.
融合图切割和聚类算法的鲁棒自适应道路跟踪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维道路跟踪是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的关键任务之一.由于室外道路环境的复杂性,使得鲁棒连续的基于二维图像序列的道路跟踪仍然是个挑战性任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图模型的自适应道路跟踪算法,利用基于边缘置信度的均值偏移算法,将图像划分为具有准确边界的若干同质区域,以这些区域为结点构建改进图模型,然后根据道路/非路模型统计信息,采用Graph Cut方法获得最终的二值图.该算法将Graph Cut和均值偏移方法有效融合,以克服各自缺点,并通过道路/非路模型自更新使得该算法可有效适应室外环境下复杂场景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复杂道路环境下具有很好的性能,且适合快速运算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