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一种变压器耦合高速固定存储器(也称“只读”存储器)。信息存储在带印制导线的穿孔卡片上。孔是用一般的穿孔机穿的。存储信息的印制卡片的制作和修改都不难,而且可以迅速可靠实现。该存储器用在西门子4004处理机上。容量为1024字(或2048)×56位,工作周期为480ns原则上讲,这种存储器的工作速度还可以更高。研究表明,周期可以缩短到100ns,读出时间可降到65ns。  相似文献   
2.
013型计算机     
本文扼要地介绍013型计算机。这是一台高速通用集成电路计算机,全部采用国产器材。文中简述了整机中采用的某些新技术、新工艺,还讨论了体系结构和软件系统方面的特点,最后,还指出了这台计算机的某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利用隧道二极管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可以得到高速双稳开关线路,所以把它作为存儲元件是非常有前途的。1961年日本已試制成了容量为17位×16字、工作周期为0.2微秒的隧道二极管存儲器。1962年吴国又試制成了容量力9字×3位、存取周期为15毫微秒的存儲器模型。这篇文章簡单說明隧道二极管存儲元件的工作原理,介紹各种存儲方案及1963年上半年前所发表的一些存儲器的性能,并归纳了所存在的問题。对該项工作的发展也进行了探討。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射极跟随器的工作性能,并解决了在带电容性负戴时,传送大幅度脉冲信号的工作状态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5.
存储器的工作速度是决定计算机处理信息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等计划在电气试验所正在研制的 MK-6型超高速计算机中采用隧道二极管高速存储器,现已试制成容量为17位×16字的存储器,它采用线选法,每个存储单元由一个电阻,一只隧道二极管和一只普通锗二极管组成。将其用在时钟频率为两相5兆周的小型实验样机中试验结果表明,读出时间可达100毫微秒,整个存储周期为200毫微秒。本文对其存储方式和试制装置及其实验结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通常,存储器采用奇偶检查方法。多数存储器的奇偶结构的设计是假设在某一瞬间只有一位或者一个独立的奇偶组出现故障。虽然这种假设,即只有一个故障出现,对磁心存储器是完全有效的,然而,由于半导体存储器的物理特性的不同,这种假设变得没有意义。本文介绍一种改进的奇偶结构,即使存储器内有几个组件出故障也可以检查出来。实际工作中遇到两种故障:(1)不管存入的是什么内容,总是读出逻辑“1”;(2)不管存入的是什么内容,总是读出逻辑“0”。从存储器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可以假设存储的内容完全是随机的,也就是说,每一位存“1”的几率和存“0”的几率相等,而与其它位的内容无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采用硅外延生长NPN和PNP型晶体管的六种线路,即反相器、触发器、自由多谐振荡器、斯密特触发器、脉冲放大器和单稳线路,探求合理的线路条件,并分别测试了其输出特性。本文提出了线路设计的基本公式,给出了各线路应用该类型晶体管的最佳条件,线路输出特性列于文内各表中,重点给出开关特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