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我们在医用超声检定仪传递能量的单元中,将电流表以垂直式安放,设计了一种垂直式电流表指针连接实心单片靶体,也叫钟摆式能量传递靶。电流表安放位置在水槽上方,指针在地心引力作用下,始终垂直于地面。由于取消了电流表的加长臂,所以,在安装电流表的过程中,就克服了由长力臂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从而提高了系统中零点读数,及测量示值的重复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MES系统为背景,对生产调度数据和公用工程生产能耗数据,按照统计要求的颗粒度进行整合优化,建立数据模型,为ERP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并通过自由组态为统计人员提供统计报表。  相似文献   
3.
LED照明产品的空间色度和光度分布是衡量其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传统的空间色度测量技术光谱采集耗时长、效率低,因此研究一种快速精确测量LED空间色度和光度分布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对测动一体空间光谱同步扫描技术、智能精确采样间隔判定技术和LED空间颜色分布综合分析技术的研究,构建了一套快速测量LED空间色度和光度的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较之传统测量系统,在确保精度的基础上,测量速度有较大提高,有效地提升了空间测量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桩筏基础中的筏板将分担一定的荷载,分担百分比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量化,且筏底土反力、桩顶荷载如何分布的问题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而这些却是影响桩筏基础设计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某高层建筑所进行的原位测试,得出筏板与其下基土之间存在接触压力(即筏底土反力),群桩与筏板共同承担建筑物总荷载,本工程筏板分担28.6%.  相似文献   
5.
针对LED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现象。文章对某品牌LED贴片在室温下进行老练。结果表明,老练后样品相关色温、光通量和正向电压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采用MEMS技术实现的含有红外发射源和探测单元的片上集成红外气体传感器芯片。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探测器和红外发射源可以集成在同一衬底上的可行性,采用正面刻蚀和背面ICP深刻蚀硅工艺实现红外发射元和探测单元的悬空热隔离结构,可以使红外发射源和探测器同时工作在较好的性能状态下。通过对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红外发射源和探测单元的测试,表明两种单元均可以正常工作,验证了这种集成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蔡怡  钱枫  朱腾飞 《光学仪器》2011,33(6):62-66
灯具的分布光度性能是影响照明品质的关键因素,采用合适的测量设备、正确的测量方法是准确获得灯具分布光度特性的基础.随着LED照明新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LED灯具不断被研发应用,对其光度分布、颜色分布的测试提出了新的要求.该研究在以往立式分布式光度计的普通样品安装支座技术的基础上,展开对提高安装支座通用性和精确度的研究,设...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颖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反射光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制备液晶光开关的基础上,采用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与金属反射光栅压合的方法研制了一种新型反射式液晶光栅器件,并对其响应时间、调制电压、不同偏振态和不同入射角情况下的衍射效率等光电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液晶反射光栅具有电场可调性,当驱动电压小于特定值时仅观察到常规反射现象,当驱动电压大于40 V时器件出现明显的光栅衍射效应,且1级衍射效率最大可到6.7%.实验讨论了入射光的偏振态、入射角度等因素对PDLC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同时测试了该液晶反射光栅的电场响应时间为10 ms.  相似文献   
9.
针对差压式气动测量在珩磨加工中的特点,建立了差压式气动测量的数学模型;运用能量守恒法,分解了测量气体的能量损失,建立了能量损失系数与喷出量流量系数的关系;运用数值分析法,分析了珩磨液在狭缝内的运动情况;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影响因素对测量间隙的改变,用极差分析法找出了影响测量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在诸多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温度为影响测量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并对针对主要因素的影响运用MATLAB建立了补偿模型,提高测量准确度。本研究为提高差压式气动测量在珩磨机床上测量的准确度,提高珩磨机发展水平和珩磨气动测量精度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预测油石的切削寿命,保证珩磨加工质量,引入灰色神经网络,通过将珩磨工艺加工参数作为模型输入来预测油石的磨损量,最终建立了珩磨油石磨损量预报模型。在油石磨损量预测过程中,针对神经网络存在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利用粒子群算法对灰色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的灰色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逼近能力和预测精度,便于合理更换油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