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薇薇  方寅 《福建电脑》2009,25(8):170-170,135
本文介绍了基于IPsec协议的VPN技术,结合中小型企业的VPN需求,对IPSec VPN模拟实施,并测试结果的连通性.  相似文献   
2.
方寅  盛克敏 《半导体光电》1991,12(2):172-175
本文报导以频率稳定的纵向塞曼激光器为光源,高度内禀双折射偏振保持光纤为传感元件,并利用光外差检测技术而制作的温度传感器。理论分析了实验系统工作机理,并给出系统主要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3.
4.
方寅  孙烈  张科  刘龙海 《机电工程》2012,29(10):1154-1158
针对年产百万吨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用汽轮机的国产化问题,依托天津石化实例应用汽轮机的研制开发项目,介绍了年产百万吨乙烯装置用汽轮压缩机组国产化研制论证立项的背景和过程,结合国内首台套该用途汽轮机研制方案的确定和实施,详述了该用途汽轮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配置、技术特点、需遵循和执行的国际标准,以及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方案难点和采取的对策措施,最后简述了该汽轮机国产化研制中获得的3个创新专利成果.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实现了该用途汽轮机的完全国产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G25汽轮机工作转子为研究对象,对其外形的尺寸进行测绘和分析研究,并结合转子的一些原始数据和要求,进行转子的研究和国产化设计制造。论述了设计备用转子考虑的主要因素和重要零部件的计算确定,综述了备用转子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难点攻关情况。备用转子运行一年的实绩表明,不仅转子的国产化改造很成功,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而且具有推广价值和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周汉杰  金长生  郑淑华  方寅 《机电工程》2014,31(10):1249-1253
针对某炼油项目中蜡油加氢汽轮机在单机试车过程中驱动端轴振动超标、停机检查时发现静态电跳量过大等问题,对该机组单机试运行时的振动频谱图和轴心轨迹图进行了判断分析,并采用大头针吸附方式对该转子进行了磁性检查,确认转子被磁化。然后通过磁感效应理论分析,进一步对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磁通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信号干扰以及电涡流传感器与被测金属体有无磁性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实验模型,模拟实验和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当汽轮机转子磁通量超过API Std 612低于3高斯的标准要求时,磁通量会对该点的径向振动产生较大的信号干扰影响,采取消磁滚压再消磁的对策措施,可解决这个难题,并对类似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滨  黄旭  方寅  俞亦金  王良 《机电工程》2014,31(10):1266-1269
针对某石化公司GB201压缩机组中汽轮机端轴位移和轴振动信号出现的突变现象,对汽轮机接地电刷、BENTLY3500接地系统及静电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由于机组不能停机,先对可能导致故障的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排除可以排除的因素,在线检测及更换了汽轮机接地电刷、在线检测了BENTLY 3500接地系统及分析了转子带电或带磁的影响。最后判定润滑油受高速运转的转子与轴承挤压摩擦产生了静电,并且因轴承座较大而导致TSI探头的同轴接头在轴承座内,接头长期浸泡在50℃左右的润滑油里中,绝缘效果或变差,静电累积到同轴接头上,从而导致静电荷积聚及突变现象的产生。后在机组停机检修时,打开轴承座检查,对同轴接头重新做了绝缘处理,再次开机后恢复正常。研究结果表明,信号突变是由于润滑油高速运转的转子与轴承挤压摩擦产生静电及轴承箱内的TSI探头同轴接头绝缘失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高压非调整抽汽7500kW冷凝机组的设计工作,并结合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阐明了利用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热电联产领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工业汽轮机转子为研究对象,简述了其积木块的设计思想和特点,论述了转子输出端的设计流程、联轴器的型式、标准的规定和要求,重点阐述了转子输出端与联轴器的配合、配置和设计,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结合G25汽轮机转子的一些原始数据和要求,进行转子的研究和国产化设计制造。论述了设计备用转子考虑的主要因素和重要零部件的计算确定,综述了备用转子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难点攻关情况。备用转子运行一年的实绩表明,不仅转子的国产化改造很成功,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