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004年可以说是中国的IT年,中国的IT企业纷纷与世界上大公司联手,甚至是收购世界知名的企业,先是TCL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逊组建合资公司,盛大收购Actoz的控股权,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全部资产,都是中国IT业不可多得的巨大进步。尤其是在2004年年终,联想收购IBM一举成为世界第三大电脑整机生产厂商,提前6年达到120亿美元的规模,2005年的寡头阵营终于出现了一家中国企业,并无可争议地跻身世界500强。尽管去年12月7日出席Oracle Open world的戴尔公司董事长Michacel Dell认为很多合并难以证明是成功的,但联想的确将IBM的PC纳入了其全球化部署,这是对惠普、戴尔极大的挑战。惠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arly Fiorina也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东道主甲骨文公司正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仁科公司。Carly Fiorina表示,惠普在收购Compaq公司3年后已经顺利完成了全部融合工作,目前内部运行模式达到了一致。  相似文献   
2.
走过2004年,IT业的几十位高层变动的速度就像IT技术发展一样迅速,各大公司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人事地震;使人感觉有点雾里看花,不知世界变化太快,还是自己跟不上时代。周险峰带领团队由方正转而加盟海信;原同方销售经理郝毅率领三名大区经理转投长城;原新网总经理魏昕率几位大将另立炉灶;联想章晟加入神舟;原用友总裁何经华离职,董事长王文京重新走回台前兼任CEO。国内网游界也经历了人事地震,唐骏由微软入主盛大,原新浪乐谷副总裁杨震、原雅虎中国资深副总裁陈建豪、原卓越网副总裁陈小红、原寰宇之星总经理傅世华、原北京华义总经理林永青辞职不仅高层如此,2004年职场小卒也忙着找工作、换工作,那些商业周刊的封面人物也没闲着。IBM、索尼、微软、朗讯、西门子、戴尔、甲骨文、摩托罗拉等知名企业都发生了高层变动。若按行业拉一张高层变动榜,那高居榜首的一定是IT业。IBM全球CE0调查显示,中国CEO为员工的跳槽率高而头疼。但不知哪天,他们自己也会制造让人头疼的人事地震。  相似文献   
3.
“跳槽”如今似乎已经成为了IT人的一种时尚,跳槽存在危险,但是跳槽又存在巨大的诱惑。跳槽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每个跳槽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梦想。人们笑称这些人为“跳蚤”,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跳蚤”一族,希望他们的“跳跃”能给您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4.
据央视《时空调查》统计数据,近八成大学生想自己创业。当年,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中途退学转而创办微软公司的传奇,激发了很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最近几年,自主创业在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中也是不断升温。但是,他们同时面临着缺乏启动资金、缺少专业经验、缺少人脉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创业,能否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新起点呢?  相似文献   
5.
6.
据央视《时空调查》统计数据,近八成大学生想自己创业。当年,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中途退学转而创办微软公司的传奇,激发了很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最近几年,自主创业在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中也是不断升温。但是,他们同时面临着缺乏启动资金、缺少专业经验、缺少人脉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创业,能否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新起点呢?  相似文献   
7.
“跳槽”如今似乎已经成为了IT人的一种时尚,跳槽存在危险,但是跳槽又存在巨大的诱惑。跳槽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每个跳槽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梦想。人们笑称这些人为“跳蚤”,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跳蚤”一族,希望他们的“跳跃”能给您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8.
2004年可以说是中国的IT年,中国的IT企业纷纷与世界上大公司联手,甚至是收购世界知名的企业,先是TCL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逊组建合资公司,盛大收购Actoz的控股权,联想收购IBMPC业务全部资产,都是中国IT业不可多得的巨大进步。尤其是在2004年年终,联想收购IBM一举成为世界第三大电脑整机生产厂商,提前6年达到120亿美元的规模,2005年的寡头阵营终于出现了一家中国企业,并无可争议地跻身世界500强。尽管去年12月7日出席OracleOpenWorld的戴尔公司董事长MichaelDell认为很多合并难以证明是成功的,但联想的确将IBM的PC纳入了其全球化部署,这是对惠普、戴尔极大的挑战。惠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arlyFiorina也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东道主甲骨文公司正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仁科公司。CarlyFiorina表示,惠普在收购Compaq公司3年后已经顺利完成了全部融合工作,目前内部运行模式达到了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