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基于平面时栅传感器原理提出了多读数头平面时栅传感器。利用耦合面积原理分析传感器正方形与正弦形状定子槽形状与激励耦合的谐波特性,对比不同耦合形状对各次谐波的削弱效果,选择最优的耦合形状构建传感器模型。设计了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型,对感应信号进行解算得到测量角度。设计了对误差补偿模型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通过与原始数据的比较误差补偿后,测量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阐述和分析10 kV配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技术原理,讨论设备选型技术原则。总结了南昌电网10 kV配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技术应用实施过程和实际效果,积累了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后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故障时瞬态电压、瞬态电流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对通信的影响和对继电保护技术的要求等方面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3.
10 kV配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和分析10 kV配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技术原理,讨论设备选型技术原则.总结了南昌电网10 kV配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技术应用实施过程和实际效果,积累了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后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故障时瞬态电压、瞬态电流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对通信的影响和对继电保护技术的要求等方面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几个磁保持继电器在变电站自动化改造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目标识别融合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多传感器信息的优势,提高目标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分析地面目标融合识别过程中经典D-S证据理论方法处理数据出现的问题,发现使用D-S证据理论对于高冲突证据融合结果准确性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数据融合方法,将冲突因子与支持度标准偏差的相反数相乘,再与所有证据和乘积的正交相加,然后减去证据的基本概率的最大差.如果证据的冲突越大,这种方法的优势就越明显.如果证据中不存在冲突,则融合结果与原始D-S证据理论的项目一致.实验的比较数据表明,改进的信息融合方法对于改进解决冲突问题必不可少,并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