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6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ALTEC公司于20世纪30年代即从事舞台音响器材的设计与制作,特别在音箱与功率放大器方面声名远扬。该公司的功率放大器品种较多.ALTEC260—340A系列功放产品曾是全美剧场中的常用设备,今特介绍其中的ALTEC-340A功率放大器。  相似文献   
2.
最近英国著名的雅骏已推出了欧洲首部 Hi-Fi/AV 二合一 AV50功率放大器,颇受全英音响界的好评。该放大器为纯 Hi-Fi 与 AV 多声道家庭影院功放,左右声道的输出功率均为50W,采用杜比数码环绕声处理器,并具有传统功放的高低音控制及音量、平衡、直通等功能。家庭影院 AV 放大器为多声道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现有自升式平台存在的不能满足深水域勘探开发的要求以及造价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自升式平台深水化改造新模式——分体坐底自升式平台,在基本不改变原有平台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可沉浮平台下体,使作业水深增加50m以上,而造价比同工作水深的常规自升式平台低得多。文章介绍了该分体坐底自升式平台的结构方案、作业工况及操作程序,分析了该平台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并提出了深入研究和具体实施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桩腿在冬季冰区海域的安全使用,对桩腿结构进行冰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分析。应用ANSYS软件建立桩腿、地基、冰相互作用的仿真计算模型,实现桩腿的力学分析。对桩腿进行了强度校核,计算出冰载荷作用下桩腿的变形及其应力状态。计算结果表明,桩腿在此冰载荷作用下强度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5.
举世闻名的威廉逊(D、T、Williamson)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问世,发表在英国“无线电世界”杂志上,该功放首次将束射四极功率电子管改为三极管接法,使功放的保真度得到很大提高,是高保真三极管接法的创始者。当时的威廉逊功放为单声道电影,功放电子管采用KT66/6L6,其输出功率为12W,失真系数为2%,频率响应20Hz ̄20kHz±1dB。现代版威廉逊立体声功放由日本氏家高明先生设计,发表在日本“无线电技术”杂志上,并对原功放电路作了适当地改进。首先将原单声道功放改为双声道,功放电子管改用束射四极管KT88与五极功率管EL34,使功…  相似文献   
6.
古典直热式三极功率电子管Px4的特性与2A3、684、300B等功率电子管相近。该电子管的灯丝采用锇钨合金制成,发射稳定,放大线性极佳。采用该管制成的双声道单端A类功率放大器电路简洁,性能卓越,音质纤细柔和,保真度高,谐音丰满,音乐韵味浓郁,非常动听悦耳。  相似文献   
7.
调频(FM)接收方式于1933年发明,并于1940年开始放送,由于当8寸的欧、美、日等国的高频率电子管尚未制成,故FM开始放送的频率范围为42~50MHz。战后,新型高频率电子管不断问世,于是将FM的接收机频率提高到100MHz。  相似文献   
8.
9.
东芝(Toshiba)813为直热式大功率束射四极管,其性能与RCA813、Russia 4813和国产FUl13相同。该功放管的最大功耗为220W。将大功率束射四极管东芝改为高保真三极管接法以后,其特性与大功率直热三极管211、845、STC4212E相近。采用东芝813制成的单端A2类功放输出功率强劲,音乐韵味浓郁,高低音分明,音域宽广,最大输出功率为21W。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