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强流脉冲电子束作为一种高亮度的光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双轴束流测量的控制对于研究产生电子束的加速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线程技术在CVI环境下的实现方法,研究了双路束流参数特点、双路束流测量的时序同步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线程池多线程技术实现基于TCP/IP的加速器束流测量的数据采集软件;结果表明采用多线程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多任务的同时工作,有助于提高束测量的响应速度和测量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能量11 MeV、流强50μA的紧凑型质子医用回旋加速器的物理设计方案,并较详细报告了各主要分系统(包括离子源、磁铁、高频、中心区、引出系统)的设计方法及结果。该加速器已经完成调试,成功引出平均流强50μA、能量11 MeV的质子束流,验证了整机物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位置敏感探测器PSD(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 PSD)具有位置分辨精度高(可达1~2μm)、输出实时性好(响应时间约几微秒)、系统简洁的特点,在位置探测及相关领域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PSD的输出信号小,易受到电路噪声的影响,若要充分发挥其性能,则需要高精度、高稳定度、低噪声的测量电路。针对PSD这种较高的使用要求,通过对其等效模型的分析,找到了影响位置分辨精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种新形式的测量电路,减少了测量电路级数,降低了电路的噪声以及测量电路内部的漂移,同时具有对位置测量非线性的校正功能。采用上述原理以S1880PSD建立的位置测量系统的位置分辨达到2~3μm。  相似文献   
4.
位置敏感探测器测量电路噪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置敏感探测器(PSD)的特点是位置测量分辨力高,测量装置建立简单,测量结果比较直观。对PSD测量电路等效噪声进行测试分析,获得一系列模拟结果,明确了电路噪声是影响位置测量分辨力的重要因素。以一维PSD器件S3932为例,按照建立的模拟模型,得出要获得1μm的位置分辨力,器件的工作光电流应大于7μA,该模拟结果可以作为PSD测量电路设计的一个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精密度、高稳定度的应变计测量差动放大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微应变片的高精密度、高线性度、高稳定度及较高增益的测量要求,采用仪用放大器AD625为核心器件,通过将精密匹配的电阻对安装于器件的恒温位置的巧妙设计,尽可能地消除电路中存在的共模电压,由于电路布局使匹配电阻的温度变化基本一致,也极大地降低了温度漂移的影响,从而获得了一种适用于微应变计测量的高性能差动放大电路,其增益的线性度达到约0.01%的水平,共模抑止比达到129dB。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记忆有着较强的挑战性,又有较强的创造性.,这项工作设计的技巧比较多,比如新闻标题的设置技巧,组织指导技巧、素材、拍摄技巧等等.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在充分明确这些编辑技巧的基础上,重视提升自己的编辑能力.本文认为在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时,本质还是对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所以电视新闻编辑人员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直线感应电子加速器(LIA)实验束参数测量技术应用过程中,电荷耦合器件(CCD)在纳秒激光辐照下工作的损伤效应方面进行研究。在分析CCD感光成像原理及其高能粒子测量应用的基础上,通过监测这种辐射下CCD输出信号的变化和实验后CCD的成像,对CCD中发生的软、硬损伤进行探讨,得到CCD能量损伤阈值的光子的响应特性和辐射损伤评估,保证了加速器束参数测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汤姆逊散射初步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汤姆逊散射的X射线源具有一些现有X射线源所不具备的优点,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将利用现有的16MeV返波型行波加速器与纳秒激光器进行汤姆逊散射初步实验。本文给出了即将进行的该初步实验的理论计算及整体方案,并对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WPCVD)技术以不同气源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不同类型的金刚石薄膜作为强流脉冲电子发射阴极材料,用SEM、AFM、FTIR和Raman光谱分析不同金刚石薄膜的组成结构,用2MeV直线感应型强流电子注入器平台检测强流脉冲发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金刚石薄膜均具有较强的脉冲电子发射能力,发射电流密度均可达70A/cm^2以上;各膜材的发射电流密度和稳定性相差很大,相对而言,以如+CO2+CH4+B2H6制备的掺B微米金刚石薄膜能获得的初始电流最大,达到115A/cm^2,其多次脉冲发射稳定性也较好,波动范围在33%以内,且能保证发射电流密度均在84A/cm。以上,是有希望的强流多脉冲电子发射阴极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10.
感应同步加速器能提高加速器的束流强度,而纵向动力学决定了加速器的工作原理,是研究新型加速器时必须首先考虑的。本文系统分析了感应同步加速器的纵向动力学,利用编制的ISync多粒子软件,进行了纵向动力学的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较为符合。模拟计算中分析了感应同步加速器中时间谱(相当于束流波形)密度的畸变和振荡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抑制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作为感应同步加速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