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研究气相法白炭黑的脱酸机理及工艺,对不同比表面积的未脱酸样品进行热重分析和测定pH,得出了室温至400 ℃范围内经流化床处理30 min后气相法纳米白炭黑表面水含量与氯化氢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未脱酸白炭黑中吸附水含量远大于吸附氯化氢含量.室温至250 ℃范围内,脱附掉的水与氯化氢成一定比例,250 ℃时氯化氢和物理吸附水基本完全脱附掉,且开始脱附化学吸附水.总之,氯化氢和大部分水是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吸附在白炭黑表面,较易脱附;250~400 ℃白炭黑的pH有微小变化,是由于温度不同,白炭黑纳米粒子表面结构不同所导致.  相似文献   
2.
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顶板岩石强度大,初次来压剧烈,冲击力大,给安全生产带来威胁;坚硬顶板条件下初采工作面的安全是白庄矿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肥城煤田白庄井田的北部边界地区 ,勘探和构造控制程度非常低 ,储量级别大部分为C级和D级 ,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采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地面补充勘探、地面电法物探、野外踏勘及地质调查、同时结合井下物探、巷探、钻探资料综合分析、研究 ,搞清该区的地质构造情况 ,提高矿井的储量级别 ,解决矿井接续的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4.
火焰气相沉积法合成纳米颗粒生长机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国内外对纳米粒子在高温火焰中的生长机理研究进展,以及在制备过程中火焰结构、气体流速和浓度、先驱物种类等影响因素对颗粒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讨集聚纺粗纱横动对棉纱毛羽波动的影响。以EJM178型细纱机为例,描述了粗纱横动的必要性,分析了集聚纺粗纱横动带来毛羽波动的原因,并推导出波动波长的计算公式。分别从不同纱线号数、有无粗纱横动、不同横动动程和粗纱喇叭口位置偏移等4个方面展开试验,通过毛羽波谱图和布面纬向条影反映毛羽波动的规律。试验表明:纱线号数越大,粗纱横动所带来的毛羽波动越明显;粗纱横动动程的加大使毛羽波动加剧;粗纱喇叭口位置偏移毛羽波动更加明显。认为:科学控制集聚纺粗纱横动能有效改善棉纱毛羽的波动。  相似文献   
6.
刘奇川  廖光辉 《石材》2005,(5):28-30
本文介绍红色花岗石矿床地质特征,重点是对建筑饰面石材矿石质量特征及矿石产品的商品特色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深部矿产资源有效探测和精准评价、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效率、克服随钻测井时高温环境带来的影响、实现国产造岩元素中子伽马测井仪实用化,设计了脉冲中子伽马测井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探测器、光电倍增管、前置放大电路、模拟转换器(AD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通信电路组成。考虑到高温运行环境,能谱采集电路采用的芯片为低功耗、耐高温类型,以确保电路在高温状态下正常运行。软件算法采用尖顶成形算法,从而提高采集电路的能谱计数率。经过多次高温试验并更改电路设计,系统在155℃的环境温度下能够正常工作,数据采集速度达到100 MS/s,实现了预期目标。该研究对国内随钻中子伽马测井仪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化核仪器中,为获取高能量分辨率的能谱,常采用数字滤波成形算法处理核脉冲信号,脉冲成形方法中成形参数对输出信号波形、堆积脉冲分离的影响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在尖峰脉冲成形算法基础上,引入平顶参数,对Mn样品的硅漂移探测器得到的实测脉冲信号开展实验研究,并与常见的梯形脉冲成形方法作对比分析.对采集到的核脉冲信号分别采用尖...  相似文献   
9.
详细阐述了国外近几年在此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包括孔隙体积分布、红外光谱和1HNMR谱对白炭黑表面及吸附水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其中孔隙体积分布是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斯脉冲具有信噪比高、弹道亏损小的优点,因此,在核辐射测量系统中常将核辐射探测器输出信号成形为高斯波形。核辐射探测器实际输出的核脉冲信号更接近于双指数信号,因此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利用卷积运算的微分特性,提出了双指数信号高斯脉冲成形算法,并建立了成形系统的冲激响应。采用模拟核脉冲信号,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研究了成形参数对成形脉冲形状、滤波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FAST硅漂移探测器(Silicon Drift Detector,SDD)测量标准Mn样品获得实测核脉冲信号,分别进行高斯脉冲成形算法和梯形脉冲成形算法处理,并生成能谱;通过对比5.89 keV特征峰峰面积、能量分辨率,研究两种成形算法在能量分辨率和堆积脉冲分离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达峰时间为3.2~6.4μs时,两种成形算法所得能谱的能量分辨率最佳,此时,两者之差小于5 eV;在相同达峰时间条件下,高斯脉冲成形算法的堆积脉冲分离能力优于梯形脉冲成形算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