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屈也频  周圣林 《计测技术》1997,(4):13-14,38
叙述和介绍了采集交流信号的常用方法,指出了常用方法在采集幅度快速变化的交流小信号时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流信号同步采集方法,适合于对采样率和采集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2.
航空反潜搜索方案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现代航空反潜作战特点和搜索决策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航空搜潜辅助决策系统必须具备的主要功能,提出了搜索手段和搜索图形方案的两个决策层次,给出了搜潜方案辅助决策系统的基本框架.最后,指出了运用现代决策系统理论建立搜索方案优化模型的研究方法和需要解决的其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某型鱼雷发控系统测试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对测试软件的设计模式、设计方法、功能结构及采用的关键技术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航空反潜指挥控制系统对雷达搜潜效能进行实时预测评估的需要,文中在分析海况对雷达作用距离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海洋环境变化的雷达探潜作用距离实时预报模型。由模型得出的雷达作用距离与海况的关系基本符合实际情况,预报结果能够用于雷达搜潜效能的实时评估。  相似文献   
5.
李涛  屈也频  梅风华 《电讯技术》2015,55(4):401-405
采用最小二乘( LS)拟和法进行主动全向浮标目标定位时容易受测量误差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 TLS)的定位算法,首先对主动全向浮标的定位方程和测速方程进行变换形成线性的量测方程,然后利用潜艇测距误差和浮标定位误差的随机性,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对量测方程进行递归解算,解算过程根据潜艇运动的物理限制,取运动模型的状态预测值作为递归过程的初值,最终实现了测量误差平滑化和航迹的整体优化。仿真结果显示算法较之最小二乘法具有更好的抑制噪声能力和机动目标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反潜直升机鱼雷火控系统射击提前点的数学模型,提供了鱼雷的装定参数算法;引入目标机动因子、初始机动方程,给出了灰色系统的处理方法;推出满足模型前提假设的鱼雷攻击条件和最大有效射击距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某型鱼雷发控系统便携式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测试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及测试系统彩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二维码在复杂环境中抗污染能力弱、解码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距离最优的抗污染极短纠错码。首先,构建了表征污染环境的凹凸多边形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了采用3个编码点表示一个目标数据位的极短纠错码;最后,设计了在有限约束域内全局距离最优的编码点的编排方法,并给出了对应的解码算法。对极短纠错码的抗污染能力和识别速度进行了仿真评估,并与经典的BCH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目标数据长度为18、编码点数为63时,极短纠错码在同等污染环境中识别准确率接近BCH码,而解码速度是BCH码的130倍。所提编码还具有结构简洁明确、编码点数适应能力强、易于标准化推广应用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误差传播理论的PnP问题姿态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在辨识一组典型特征点误差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间接测量值与直接测量值之间的最有利函数关系,并根据误差传播理论综合其他特征点的误差影响,最终获得完整的方位、俯仰和倾斜角误差数学模型的PnP问题误差分步分析新方法。以P4P问题研究为例,推导得到了单目视觉测量中相关参数和变量的误差函数解析式,揭示了影响姿态测量精度的误差规律。经P4P姿态解算仿真,验证了误差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基于误差传播理论的误差分步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误差数学模型可以看出:在单目视觉测量参数确定的条件下,方位角测量误差与方位角值无关,与相机高度和合作标志尺寸的比值成正比,在较大范围内俯仰和倾斜角变化对方位角测量误差影响小;俯仰/倾斜角的测量误差与俯仰/倾斜角值有关,与相机高度和合作标志尺寸比值的平方成正比;方位角测量误差小于俯仰/倾斜角测量误差。给出的分析方法和误差解析数学模型对单目视觉测量系统设计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反潜直升机鱼雷火控系统射击提前点的数学模型,提供了鱼雷的装定参数算法;引入目标机动因子、初始机动方程,给出了灰色系统的处理方法;推出满足模型前提假设的鱼雷攻击条件和最大有效射击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