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各种重要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国际医学界和生物分析工作者面临的严峻挑战.免疫传感器的测定基于抗原和其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通过抗体工程技术,人们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抗体,并可根据需要改变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性,提高传感器的特异性识别.传统的疾病诊断技术,包括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在进行特异性病毒检测分析时,通常采用多种试剂盒对样品中的数种目标物进行逐个检测,存在分析时间长、信息量少等局限.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氧化钛溶胶凝胶制备生物传感器.该方法制备的溶胶克服了通常氧化钛溶胶体系在强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缺点,可以通过调节pH值达到保持酶活性的目的.以葡萄糖氧化酶为例,用上述氧化钛溶胶凝胶将酶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纳米生物复合薄膜.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对葡萄糖有较好的响应特性和稳定性.同时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氧化钛溶胶凝胶合成以及生物传感器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推导并建立了基于核磁共振硬脉冲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的含水率测定方法。以烟丝样品为模型,在预先建立的工作函数基础上,对多个样品水分进行快速测定。之后,核磁共振法与烘箱法分别测得的含水率结果进行了对比,比较结果显示核磁共振法不仅具有理想的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还能原位分析样品的含水量空间分布,这是烘箱法等其它水分测定方法目前难以做到的。本工作建立的含水率测定方法有望在烟草加工行业以及其它工业领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目前血铅测定方法普遍存在的取样量大、仪器设备昂贵、测定步骤多、时间长、分析成本高等缺点,该文通过将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现代印刷技术与微机械加工技术相结合,研制出可批量生产的集成型薄膜三电极体系.采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只需50μL溶液,在3 min时间内就可测出μg/dL水平的微量血铅.pH1.1溶液体系中,铅离子在1.2~70 μg/d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集成型薄膜三电极检测系统具有快速、准确及低成本等优点,达到现场实时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传感技术结合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涉及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以及电子学等交叉学科.在医药工业、食品检测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和易于微型化以及便于在线监测等特点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其研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生物分子的固定化.纳米技术的兴起为此带来无穷想象和诸多可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如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纳米多孔材料和介孔材料等,被用于生物组分的固定.在保持固定化生物组分活性的同时又促进有效的电子转移.按照结构的不同类别,综述了近十年来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动物组织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在国际上发展迅猛,应用于工业、农业、环境监测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生物传感器相继得到开发。仅1980—1984四年里美国专利中关于生物传感器的专利就有190项,1986年以来国际“Biosensor”杂志每年发表文献400多篇,据行家预测1990年全世界商品化的生物传感器交易额达450万美元。并且用于设计人工脏器的生物传感器将在9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组织电极作为生物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