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通勤交通方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以往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是基于个体属性对于方式选择的影响,而针对各类出行者特性与出行方式特征的关联性分析较少的情况,以拥有小汽车的中长距离通勤者为研究对象,提取相关的个体属性参数和交通方式特性参数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个体属性与公交和小汽车出行特征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探索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公交出行意愿的影响方向与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经济水平会对方式选择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更短的停车后步行时间、低廉的停车费用或充足的停车设施泊位供给会鼓励出行者选择自驾出行,而减少公交等车换乘时间,提高公交运行时速则会增强公交的吸引力,这对于城市中心区制定引导居民公交出行对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W市是个地级市,市数据中心机房位于市办公大楼三层,面积1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两排黑色的标准机柜,竖立在乳白色的防静电地板上,很是气派;透过里间的玻璃隔断,精密空调、不间断供电系统、新风系统等动力环境保障设备,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3.
看到这篇文章里柯主任在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立刻就让我想起“不折腾”三个字。不折腾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我的理解就是指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不能大于客观,也不能把一套方法用于所有事情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基础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拆除旧建筑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而每年有上亿立方米的天然集料用于浇筑混凝土,带来了一系列自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了缓解这一矛盾,高质量的再生混凝土集料的开发应用研究已被广泛的关注.先在对比国内外再生集料的加工工艺和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解各种工艺中各个工序对再生集料质量控制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整合与分析,提出一套新的高质量的再生混凝土集料加工工艺.然后对建议的工艺该如何进行质量控制进行了说明.在分析了再生混凝土集料质量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有的分级标准,提出了建议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孔令鹏 《化工设计通讯》2012,38(3):80-81,84
介绍了焦炉煤气制甲醇生产中转化炉金属烧嘴冷却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改进,提高了转化炉金属烧嘴的安全性,保证了长周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通过甲醇系统与空分系统工艺的优化组合,缩短了甲醇系统开停车置换时间,消除了转化炉的水夹套结水垢和空分空冷塔带水的隐患,实现了生产的长周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深部强扰动诱发的岩石冒落、岩爆等动力灾害,将具有良好防冲和吸能特性的高阻尼橡胶材料应用于拟研发的新型小应变吸能锚杆中.为系统评价厚径比对高阻尼橡胶材料缓冲吸能的影响,采用落锤冲击系统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对不同厚径比的高阻尼橡胶试样和"橡胶-花岗岩"组合试样进行冲击实验.落锤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冲击条件下,随着厚径比增大材料的动力响应呈幂函数趋势递减,且当厚径比大于0.6时材料动力响应变化幅度趋于平稳.同时,在同落距的6次单独重复冲击中,材料每次动力响应峰值与第一次动力响应相比其改变幅值均在15%以内;SHPB冲击结果表明,材料在厚径比0.3处取得最大吸能率为0.336.在相同气压冲击下,"橡胶-花岗岩"组合试样的花岗岩分形维数(D)随着厚径比增大呈幂函数递减,在厚径比大于0.3时D值趋于平稳,变化幅值较小.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制备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正交实验法,在陶粒泡沫混凝土中掺人大量的稻草秸秆纤维,研制新型环保轻质保温墙体材料,研究了水泥掺量、水胶比、纤维率和气泡掺量对掺人大量秸秆纤维的泡沫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吸水率和导热系数的影响,确定了掺人大量秸秆纤维的泡沫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并研究了水泥种类和不同养护条件下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焦炉气生产甲醇装置中,转化预热炉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分析了其蒸汽盘管爆裂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措施和防范方法,实现了生产的长周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在固定水胶比下,对单掺偏高岭土、偏高岭土与矿粉双掺及偏高岭土、矿粉与粉煤灰复掺的高强混凝土进行力学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掺偏高岭土时,随着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及抗压强度逐渐增强;在偏高岭土与矿粉双掺且取代水泥量为定值时,偏高岭土与矿粉存在最优配合比使混凝土抗冻性及抗压强度最好;在偏高岭土、矿粉与粉煤灰复掺且取代水泥量为定值时,三者之间存在最优配合比使混凝土的抗冻性及抗压强度最好;当复合掺和料取代水泥的量相同时,三元复掺的混凝土抗冻性和抗压强度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