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eb交互模型的形式化验证是对Web事件属性进行校验的十分可信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系统模型建立、系统行为分析以及对于模型中关心属性的相关验证,能够让交互模型在设计阶段就能使形式化模型暴露出其所存在的缺陷,而不至于让缺陷保留到编码阶段或者更后面才能被真正地暴露出来,这样使系统模型的生存能力更加强大,同时避免了因后期缺陷暴露而出现的大代价修复。通过对Web系统的交互应用服务的过程模型化的体系进行研究,通过模型本身具有的属性进行相关正确性的校验,主要通过使用数学推理实现系统逻辑上的服务交互进程,从而进行过程的推演,并对系统服务的正确性进行过程的形式化验证,从而使系统服务模块的属性正确性可以通过逻辑上的演进来发现服务问题的存在,而不再是系统通过编码实现后才发现。对Web交互模型的形式化验证是基于IMWSC模型语义形成的IMWSC模型的验证机制。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刊发的<国务院关於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发展目标为旅游市场规模到2015年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相当龄居民消费总量的10%,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可见旅游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在旅游行业中旅游服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导游作为旅游六大要素的连接着尤为重要,但是从学历结构来看,我国导游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  相似文献   
3.
对车载往复泵的曲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利用Pro/E Wildfire系列工程软件完成了车载泵的三维建模;借助Pro/E的运动学分析模块进行运动学分析和仿真;为车载往复泵整机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MVC设计模式和Struts的工作原理,针对科研管理系统的特点,在系统中采用Struts技术,并通过实例介绍其在应用程序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UWB信号的三种主流TOA估计算法:匹配滤波器法、基于能量检测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并对此三种算法的原理进行介绍,然后在同等仿真环境下对三种算法进行仿真实验,比较三种算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500kV变电站采用1500MVA的大容量变压器,将出现许多新的技术问题。本专题针对1500MVA变压器低压侧母线电压波动、变压器短路阻抗和设备造价等方面进行探讨,推荐采用大容量变压器的500kV变电站低压侧采用66kV电压等级。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矿山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矿山已从浅部开采走向深部开采,矿山建设和采矿技术也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建设无废或少废矿山、环境友好型矿山、花园式矿山是矿山建设的需求,开采技术也由传统的崩落采矿法转向充填采矿法。充填采矿法的大力推广是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唐春玲  肖国强  孙明刚 《计算机应用》2007,27(12):2998-3000
提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估计信号在超宽带(UWB)系统中的波达时间(TOA)的算法。算法先对带有噪声的接收信号的相关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求出信号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然后把接收信号分别投影到上述的各个信号特征向量上,求投影之和。通过设置复杂度和采样频率较低的阈值,比较了主成分分析法和MEP算法的时延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时延估计误差小于12cm的概率大于90%,而MEP算法的概率小于45%。  相似文献   
9.
李敏  唐春玲 《机床与液压》2018,46(12):116-121
高斯噪声和泊松噪声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噪声源,为了去除这些噪声,大量的图像去噪算法被提出,但这些算法往往局限于去除单一的高斯噪声或泊松噪声。由于字典原子能够自适应的表示图像的结构特征,结合高斯-泊松混合噪声的统计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字典学习和非局部结构聚类的高斯-泊松混合噪声去除方法,在稀疏表示的框架下学习字典并重构无噪图像。考虑到图像在非局部范围内存在自相似性,通过对非局部的相似结构进行聚类,将此自相似性作为去噪目标函数的正则项,以提高去噪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的去除图像中的高斯-泊松混合噪声。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矿井开采、人员安全及疏散方案制定的保障和依据。文章以井下人员定位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于RFID、WIFI、ZigBee和UWB四种技术的人员定位系统,并进行了比对。该研究为入井人员定位系统方案制定和环境适应性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