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舰艇编队的反舰导弹航路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舰艇编队对海导弹攻击中航路规划指挥决策的需要,为避免出现各舰发射的导弹出现航路交叉现象,提出单舰导弹航路规划功能区域的概念和编队导弹航路规划区域划分的思想,建立了编队导弹航路规划区域划分模型.分析了编队导弹航路规划的决策过程,并且结合想定装备参数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了编程实现和算例分析.为指挥员实施导弹航路规划决策提供辅助决策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uzzySet和RFID技术的城市出租车应急调度系统。着重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该系统的特点是利用RFID技术和模糊控制算法对出租车进行自动调度,实现了出租车调度的智能化。理论分析和模糊推理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能有效地解决人为的过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3.
预制破片弹对反舰导弹易损性的技术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遭舰炮使用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抗击时的易损性,得出了在此过程中,反舰导弹易损性为一动态易损性的新观点,改变了通常将反舰导弹易损性作为一个常量的传统观念,定义了描述反舰导弹动态易损性的指标-导弹动态易损性函数,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4.
反舰导弹航路规划图形化快速逆推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钢  老松杨  谭东风  周智超 《弹道学报》2011,23(2):52-56,61
为提高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决策效率,基于几何学原理提出了航路规划功能区域的概念,发掘出了航路规划的几何学本质.将功能区域概念融入逆向航路规划过程中,发现了功能区域的几何学渐变规律,据此提出了一种航路规划图形化快速逆推方法.开发并实现了反舰导弹航路规划图形化辅助决策系统,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可定量描述航路规划决策空间,消除...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多数舰艇都装备了有源设备和无源干扰装置的实际,提出了舰艇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有源和无源复合干扰方法。在分析其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最后,对舰艇在实际运用该方法对抗反辐射导弹过程中应把握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反舰导弹航迹规划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分析反舰导弹航迹规划决策特点、基本样式和主要任务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反舰导弹航迹规划决策的层次, 并针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决策效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决策规律,分别对单平台和编队导弹航路规划的几何学特征及规律进行了研究。对于单平台导弹航路规划,得出了功能区域的几何学渐变规律,推导出剩余功能区域面积的计算模型并进行Matlab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剩余功能区域面积与航段长和规划角都为负相关。对于编队导弹航路规划,建立了区域划分模型并进行了求解,推导出参考线长度、重叠区域面积以及信噪比的计算模型并进行Matlab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参考线长度、重叠区域面积都与方位线夹角负相关,而信噪比与方位线夹角正相关,随着发射距离的增加,参考线长度、重叠区域面积首先增大到最大值然后不断减小,而信噪比首先减小到最小值然后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8.
汽车自诞生之日起至今已走过百年的辉煌历程,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动下各种组合车型不断涌现,但可随意改变车轮数、驱动轮数、车身尺寸、车辆用途的组合车却不多见。模块化组合小车是一种由主模块和副模块两部分组成的轮式车辆,小车的主模块可以和不同副模块进行组合,从而使得小车的车轮数、驱动轮数、尺寸、功能发生变化,实现一车多用。  相似文献   
9.
在原有的含投资者风险偏好参数的投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交易成本函数,使模型更具现实意义。交易成本函数的类型有两大类:凸交易成本函数和凹交易成本函数。将各种凸交易成本函数运用于含投资者风险偏好参数的投资组合模型中,运用优化的方法求解新模型。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求解,并对模型进行了实例检验。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分析作为一种证券投资分析手段,其有效与否的关键是运用该手段进行股票投资能否获得超额利润。通过对沪深股市进行模拟投资的研究表明在中国A股市场运用技术分析可以构建出能获得超额利润的股票投资策略。实证检验说明技术分析在中国A股市场中是有效的,也说明中国的A股市场并未完全达到弱式有效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