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解译万州区2000年与2004年2期遥感影像,获得该地区相关数据的矢量图及定量统计数据,结合万州区自身特点,运用包含4个指数在内的指标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特征,为该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土地整体变化不大,单一动态度则各有千秋,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建设用地增长突出,以及林地和耕地的减少,因此为实现该区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耕地和林地,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对重庆市2001~2016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动态变化研究,为该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以Landsat影像为基础,借助RS和GIS技术,分析了重庆市15 a来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地理空间分异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①重庆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耕地、草地面积减少,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动态度变化最大,林地最小。②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主要存在于耕地和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之间。③耕地、草地、林地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变慢,未利用地和水域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变快,建设用地在各级坡度上面积变化都快。④建筑用地在各级高程范围内面积增加都十分迅速,在高程小于200 m的地区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最大的区域,各种土地类型在该区域存在最大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3.
“数字地球”的支撑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球是一种能嵌入巨量地理信息,对地球所做的多分辨率、三维的描述方式。创建数字地球所需要的能力和技术已经和正在开发。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以空间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为一体的空间对地观测的成熟,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构成了创建数字地球的支撑科学技术和手段,数字地球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讨论了矿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的了,论述了MGIS数据采集的主要技术手段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唐霄  周廷刚  贺重媛  龙军 《金属矿山》2008,38(5):113-116
Struts是基于MVC Model 2的Web应用开发框架,它实现页面表示与业务逻辑分离。阐述了Struts框架下Controller、Model、View等3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处理流程,给出了矿产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这种设计下有效地分离了显示逻辑、应用逻辑和处理逻辑。  相似文献   
6.
对于数据入库更新过程中需要进行矢量数据的裁剪等情况,文章分析了矢量数据裁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详细说明了裁剪过程中会利用到的ArcObject中各个接口和方法,并予以二次开发实现,在实际数据操作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岩溶煤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廷刚  苏迎春 《人民长江》2008,39(24):85-88
以既是岩溶地区又是煤矿地区的重庆市南桐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为研究单元,选取2大类7小类共29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并在GIS支持下对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度进行计算和定量评价,划分出极强度脆弱区、强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和轻度脆弱区4种不同脆弱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比较严重,在90个评价单元中,有43个单元为极强度或强度脆弱,26个评价单元为中度脆弱,21个评价单元为轻度脆弱。整个研究区的脆弱度为0.537,已经非常接近强度脆弱等级。最后对这类地区的研究和治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在干旱监测中具有其他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利用2005年8~9月的MODIS产品,获取逐日地表温度数据和逐日植被指数数据,建立了LST\|NDVI特征空间,根据此特征空间建模,计算得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作为表征干旱的监测指标,并结合2005年土壤湿度数据对该指标进行定量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分析了2005年8~9月吉林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干旱总体分布趋势从东南到西北呈现出湿润到正常-轻旱-中旱-重旱的变化规律,体现出吉林省旱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8月19日、8月25日、9月8日正常和轻旱分布区域面积所占总区域面积比例分别为26.84%和59.53%、41.31%和41.73%、40.40%和32.83%,9月中旬轻旱和中旱分布最广,其比例分别为38.27%和36.26%;重旱和中旱分布区主要位于白城和松原市,轻旱区主要分布在长春、四平和辽源市,正常分布区集中在吉林、通化和白山市境内,湿润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延边市。  相似文献   
9.
以2000年、2003年的SPOT图像和2006年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1)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在运用RS及GIS技术对遥感图像进行一系列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取不同时期重庆主城核心区的建成区面积,同时分析城市扩展的速度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2000~2006年建成区的面积增长了114.14 km2,年增长率为10.48%。城区扩展的主要方位是正北和东北方向,占到总增长面积的60%左右。农用地为扩展用地的主要地类来源。经济发展、政策与规划、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等合力作用是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牛千  周廷刚 《中国园林》2010,26(4):51-53
城市绿地系统由不同种类绿地组成,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城市绿地管理方式.绿地管理系统把重庆城市范围内的绿地按照行政区划范围进行划分与组织,根据各区划范围内绿地的权属单位信息进一步对绿地进行二次划分,整个系统采用ArcGIS Server进行架构,使用通用.Net 2005软件开发平台,按照实际的需求进行开发,集成一个强大、复杂的GIS应用系统.利用系统的6大模块对绿地数据进行组织、统计和管理.运用数字化绿地概念实现重庆市绿地管理系统的绿地查询、绿地管理以及绿地统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