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针对大港石化公司炼油污水处理场中生化池内活性污泥出现的污泥浓度下降、沉降性能变差、污泥指数升高以及溶解氧降低等情况,通过现场取样分析和镜检观察,得出生化池1号污泥状况基本正常,而生化池2号则因为丝状菌的过度繁殖出现了典型的污泥膨胀现象。结合炼油厂实际,提出了更换或重新培养生化池2号的活性污泥、严格控制含硫废水的浓度、控制生化池内温度以及保持水量连续性和稳定性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将计算机多态病毒特性和扩频思想结合,提出了基于多态性的Java软件水印。通过对核心功能模块的程序代码和水印信息进行联合加密,一方面防止静态的逆向工程分析,保护关键代码;一方面起到了防篡改的作用,增加了攻击者难度。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抵抗各种攻击,鲁棒性高。  相似文献   
3.
介绍特定人大词汇量语音识别的单音训练,词汇识别邓在识别时进行词汇识别,样本训练时采用单音训练,实验证明,该方法样本训练工作量小,识别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炼油工业废水治理生产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对高浓度废水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影响治理的因素作了详尽阐述,通过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应对措施,提高了污水处理抗冲击能力和治理效果,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炼油废水的处理和回用进展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总结了国内外炼油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的研究与生产应用的现状及近 10年来处理炼油废水回用深度处理的一些新的工艺、技术和工业化应用的进展 ,指出了我国炼油废水回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炼油废水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深度处理炼油废水填料挂膜迅速,生物膜更新快,对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15%-50%和80%,油、硫化物,酚等被彻底去除,对浊度,UV254和TOC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对NH3-N的去除受碱度的影响较大,在运行中采用直接好氧处理的效果略优于厌氧水解 好氧的效果;填料保持适度的流动状态可获得良好的去除效果并能防止积泥。  相似文献   
7.
炼化外排水深度处理的生产性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悬浮载体生物氧化、絮凝砂滤、增氧生物活性炭过滤、氯气消毒工艺处理炼油厂的达标外排水(水量为7000~8000m3/d),近一年的连续运行表明,该工艺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抗冲击性能突出,出水COD、NH3-N、BOD5、油和浊度等指标均优于回用水水质标准,细菌总数<103个/mL。总出水回用到企业的工业生产、办公和生活杂用、绿化、景观等领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特征融合问题,针对高光谱数据的维数高、信息量繁杂冗余、非线性而且数据量庞大特点,利用图谱理论非负稀疏保持嵌入的降维方法,提出基于光谱空间结合的非负稀疏保持嵌入的谱聚类进行样本的标记算法,有效地利用空间信息和原有光谱信息,提高分类的精度.该算法在引入非负稀疏表示的同时,利用样本的光谱与空间相关信息构建Laplacian图,嵌入投影到低维的子空间,然后再用经典的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分类.算法能够有效保持样本的几何稀疏结构,而且光谱空间信息的结合使得图像的边界像素点得到了更好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为了方便简单地测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线路的对地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电压幅值增量的消弧线圈调谐新方法。该方法在配电网中性点增加了消弧线圈及电阻,并入电阻之前,先测量出系统中零序电压幅值;并入电阻之后,再次测量系统中零序电压幅值,然后改变消弧线圈电感值,进一步测量系统中零序电压幅值,并对几次测量值进行记录。依据所记录的测量值,代入公式即可精确地求出线路对地总电容与总电阻。最后,利用Matlab搭建模型进行实验仿真,该方法不需要测量零序电压的相位,具有操作简单、精度较高等优点,对消弧线圈调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新农保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安全网"、"稳定器"的作用得到了发挥。但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必须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改变传统养老观念,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保值增值的能力,加大宣传,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从而促进安徽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