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刘堂宴 ,王绍民 ,傅容珊 ,周明顺 ,李艳华 ,罗曼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2 8~ 333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喉结构 ,理论分析表明 ,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应用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研究岩石孔喉结构 ,关键是确定 T2 与 Pc的转换系数。但以前的方法在 T2与 Pc 的转换过程中 ,需要涉及某些岩石特性参数 ,实用中有一定困难。本文直接利用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客观地确定 T2 与 Pc之间的转换系数 ,避免了确定岩石特性参数的困难。应用本文方法 ,对 6块岩心的多种核磁共振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做出了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 T2 毛管力曲线和孔喉半径分布 ,并将这些结果与压汞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岩心 NMR T2谱在实用性和评价精度上均略显优势 ;至少是在饱含油的条件下 ,岩心的 NMR T2 谱可以用于研究孔喉结构分布 ,油气的弛豫特性作为影响背景值存在 ,对于评价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全部 6块岩心中 ,T2 与 Pc 的转换系数位于 2 5 0 0~ 4 0 0 0μs· MPa之间。  相似文献   
2.
首先简要介绍Daubeachies、Biorthogonal、Symlets、Coiflets、Discrete Meyer和Reverse Biorthogonal六种小波函数的特性,然后以这些小波函数为基函数,采用相同的小波去噪算法对含噪声的模拟SAR干涉图和实际形变干涉图进行去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六种小波函数中,Biorthogonal小波的去噪效果最好,而且计算速度较快,是SAR干涉图去噪的最佳小波基函数.  相似文献   
3.
考虑岩石润湿性的新导电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堂宴  傅容珊  王绍民  方杰 《测井技术》2003,27(2):99-103,135
考虑岩石的润湿性,用连续函数模拟油珠表面和孔隙表面的接触关系,提出了新的岩石导电模型(CWRM)。当油珠进入具有不同孔喉尺寸岩石模型后,由于岩石具有的润湿性,油珠和岩石孔隙表面可能具有不同的接触方式。在水润湿性的储层中,油珠和孔隙表面之间会有水膜,水膜保持了连续的导电路径,因此,水润湿性岩石中常会形成低电阻率。相反,在油润湿性岩石中,油珠与岩石孔隙表面紧密接触,可能完全堵死孔喉,导致岩石电阻率异常地增高。所以,即使在含油饱和度相同的情况下,岩石的电阻率也会因为润湿性不同而显著地变化。根据阿尔奇公式和CWRM模型,在考虑岩石润湿性的情况下,计算了岩石模型的含水饱和度。计算结果表明,使用阿尔奇公式和CWRM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其差值可达10%或更高。对于水润湿和油润湿岩石,根据CWRM计算的I一Ww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中都是曲线关系。CWRM模型和结论均被野外数据和实验室数据所证实。  相似文献   
4.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评价储层的捕集能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常规油藏评价中常常忽略对盖层和储层组合的评价.特定储盖层组合下的综合储集能力主要取决于盖层孔隙半径和储层孔隙半径之间的相对数值关系,这个数值关系可以用临界油柱高度表征.盖层一般为泥岩或其他类型的致密岩石,对其取心和岩心分析都很困难,导致盖层孔隙半径的计算精度不高或根本不能计算.根据核磁共振测井对岩石孔隙结构的敏感性,提出了利用核磁测井计算盖层和储层孔隙半径的方法,经过压汞资料的刻度后,核磁共振测井可以计算连续的孔隙半径.在渤海湾井区的实际应用表明,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计算的岩石孔隙半径对于确定储盖层的临界油柱高度、评价特定储盖层组合下的油气捕集能力、识别层内致密夹层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光谱角制图法,提出运用多维空间角度方法来提取植被覆盖较好区域的遥感图像蚀变信息。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得到的样本向量代替从波谱库中得到的端元组分矢量来计算多维向量间的空间角,并且加入合适的约束条件,来改进多维空间角度方法。给出了植被覆盖区蚀变信息提取的实施方法与步骤。最后运用改进的多维空间角度方法提取实际区域的蚀变信息,并将它与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结果作比较。表明改进的多维空间角度方法提取蚀变信息的效果比较理想,与该地区的地质图件更为一致,从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从三个不同视线向的SAR差分干涉图中提取地表形变位移三分量的新方法.为了检验该方法的可行性,选取三组不同卫星轨道数据模拟了两种理想地表形变模型的差分干涉图,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缠差分相位场,从解缠干涉图中获得视线向形变位移量,然后利用矢量分解方法将视线向形变位移量解算成形变位移三分量,最后对形变位移三分量的反演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误差均不超过15%,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