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SRS原理的分析及主观和客观评价,阐明了SRS的工作机理和要点,并且根据其在应用中的实际效果给出适合它的运用场合。  相似文献   
2.
新型智能变电站网络基于传统以太网尽力而为转发机制,在突发大流量时难以保证敏感流量可靠传输。文中提出一种基于TSN(时间敏感网络)的变电站网络架构优化方法,根据敏感SV报文的传输特性,采用TSN协议簇中IEEE802.1Qbv、IEEE 802.1AS结合的时间门控调度机制,在敏感流量到来的时隙开辟专用通道保证其以最佳时延通过;采用TSN协议簇中IEEE 802.1Qci技术对网络所有流量进行过滤管理,保障敏感流量能进入专用通道并阻挡其他流量误入。经模拟变电站实际场景组网验证表明,相对于传统以太网,时间敏感网络能确保网络拥塞时敏感流量能够以最大时延2.17μs、平均抖动0.16μs的最佳时延抖动传输。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电网所有设备的时间一致性,提出一种基于GPS、北斗"双模"卫星共视比对系统的时间同步技术。首先介绍了共视比对系统的原理,分析了系统采用的数据处理算法和工作模式。然后通过一点对多点的共视比对模式,使国家电网所有一级基准时钟溯源于国家授时中心的标准时间,并获得较高的时间同步精度。比对数据表明,GPS模式下的共视比对精度优于5ns,北斗模式下共视比对精度优于15ns。  相似文献   
4.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是智能电网在输电环节的重要内容,通信在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文章简单介绍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系统的网络组成及方案,并以浙江嘉兴的输电线路视频监控项目为例,深入分析了通信系统在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利用SDH网络进行精确授时的电网时间统一系统的技术及应用特点,确定时间网管系统技术路线,研究并提出系统架构.从管理时间系统的要求出发研究配置、告警、性能、安全等网管基本功能;从管理时间网络的特殊要求出发研究自动路由发现、自动配置提取等关键技术;从提高时间系统自动化水平的要求出发提出网管监控中心的设计方案;从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6.
铷原子频标单元为电力通信网络提供高精度的时钟信号,并可以根据需求同步到更高级别时间中心.通过与来自于更高级别时间中心的标准时间信号进行比较.铷原子频标单元完成系统频率的选择、本秒和外部秒相位的测量、铷原子振荡器的调频、时间报文的接收和发送、时差报文的接收和大相位跳变的处理等多种功能.为电力通信网络提供高精度的时间信号、...  相似文献   
7.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是智能电网在输电环节的重要内容,通信在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文章分析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系统的网络组成,给出适用于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的多种通信方案以及实现的具体方法.通过对通信方案的比较分析,提出通信方案选择的建议原则.根据目前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的发展现状,许多结论和原则可以作为今后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系统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智能变电站统一网络授时服务器坚强架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PTP授时原理,分析了智能变电站PTP授时服务器的架构,提出通过精简PTP服务器状态机和采用集群PTP来提高授时服务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并提出了安全PTP服务的构建思路和快速跟踪外部时间源,这对构建智能变电站统一坚强的网络授时服务平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变电站中通信设备时钟同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通信设备采用的三种时钟同步技术,分析了优缺点。重点研究了数字化变电站时钟同步技术国际标准IEEE1588 PTP精密时钟同步协议,分析了工作模式,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数字化变电站通信设备时钟同步的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对时钟同步系统的冗余考虑。  相似文献   
10.
电网时间统一系统的关键是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时间传递网络,以及时间信号传递技术.文章分析了电网对时间传递的要求、SDH光传输系统的特点,以及高精度时间传递技术:研究了具有自适应补偿特性的实时双向脉冲法时间传递技术,适应E1通道的成帧编码和定位测量技术: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时间传递误差的原因,并给出实地测试数据的分析验证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