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O3(三氧化钨)薄膜厚度的选择对电致变色器件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TFCalc软件理论计算WO3薄膜褪色态、着色态透过光谱及其光学调制幅度变化;通过在FTO(氧化锡掺氟)玻璃上制备氧化钨薄膜,研究分析不同厚度氧化钨晶体结构与光学调制幅度相关性。对比研究发现:WO3厚度的选择应根据着色态透过率和实际的光学调制幅度确定,光学理论计算WO3薄膜的调制幅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与晶态WO3薄膜的结构发生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针对本公司自制的折弯件,在折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反思总结。利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模拟,提高了折弯的效率,避免了产品质量的发生,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竖井由弯段与上下平洞相接,其上下弯段长度均为56 m,衬砌后洞径为9.2 m。竖井弯段混凝土衬砌方式改变了常规采用的满堂脚手架、桁架支撑定型模板的施工方法,结合工地现状创新了施工工艺,采用滑模施工,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节约了施工成本,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采用脉冲直流反应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在FTO透明导电玻璃上制备厚度分别为50nm、100nm、150nm、200nm、250nm和300nm的氧化钨薄膜;采用XRD( X射线衍射) 和AFM(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薄膜着色前后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变化;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薄膜的循环伏安特性和光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获得:不同厚度氧化钨薄膜均为结晶态,具有单斜晶系结构;随着薄膜厚度增加,薄膜结晶程度逐渐增加;薄膜着色/褪色循环中,不同厚度氧化钨薄膜均发生单斜晶系WO2.92与立方晶系WO3的可逆转变,产生晶格应变,并且随厚度增加,薄膜晶格应变先减小后增大,薄膜厚度为250nm时变色前后晶格应变最小,厚度进一步增加至300nm薄膜着色产生应变明显增大。在相同驱动电压下,随薄膜厚度增加,光学调制幅度(550nm)、着色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厚度为250nm时获得最大调制幅度76.01%,和着色效率21.04cm2/C;当厚度进一步增加至300nm时,薄膜褪色态透过率降低到49.30%后无法继续褪色,着色效率也开始下降。使用XPS进一步分析了薄膜着、褪色状态下W元素的化学态,发现300nm薄膜褪色后一部分W5+无法转变成W6+,导致薄膜仍为蓝色。  相似文献   
5.
采用脉冲直流反应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在透明导电玻璃FTO(SnO_2:F)上制备厚度分别为50、100、150、200、250和300 nm的WO_3薄膜。分析了薄膜着色前后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变化,对薄膜的循环伏安特性和光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厚度氧化钨薄膜均为结晶态,具有单斜晶系结构;随着薄膜厚度增加,薄膜结晶程度逐渐增加;薄膜着色/褪色循环中,不同厚度的WO_3薄膜均发生单斜晶系WO_(2.92)与立方晶系WO_3的可逆转变,产生晶格应变,并且随厚度增加,薄膜晶格应变先减小后增大,薄膜厚度为250 nm时,变色前后晶格应变最小,厚度增加至300 nm薄膜时,着色产生应变明显增大。在相同驱动电压下,随薄膜厚度增加,光学调制幅度(550 nm)、着色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厚度为250 nm时获得最大调制幅度76.01%和着色效率21.04 cm~2/C;当厚度进一步增加至300 nm时,薄膜褪色态透过率降低到49.30%后无法继续褪色,着色效率也开始下降。使用XPS分析了薄膜着、褪色状态下W元素的化学态,发现300 nm薄膜褪色后一部分W~(5+)无法转变成W~(6+),导致薄膜仍为蓝色。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物质的需求在于能够对人文和自然的环境进行有目的的空间改造,对精神的需求在于能够对室内空间的形象,根据个人的审美、文化意识等进行合理的塑造。从室内空间的概念与室内软装饰分析入手,探讨酒店空间设计的功能,并对软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功能与意义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而得出软装饰在塑造室内空间的功能性创新,为软装饰更好的应用于室内空间的设计,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蓄热式氧化炉(RTO)具有去除效率高、热回收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特点,随着RTO在国内各行业的长期应用,其使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显露出来。通过对两床式RTO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构成进行分析,对阀门切换过程中出现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逸散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增设吹扫塔和三床设计优化的方案,通过既有工程案例对比了3种RTO的特点,分析了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展望了该优化方案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AIN压电薄膜上(以SiO2/Si为衬底),使用MOS集成电路工艺制作叉指电极和单元电路,制成中心频率为320MHz的有源SAW滤波器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插入损耗低于10dB,带外衰减高于45dB。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现阶段,中国在农业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了中国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文章对现阶段农业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水电工程领域,500 m级超深竖井工程极为少见,而对于500 m级超深竖井的开挖施工,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经验可供借鉴。通常竖井可选的开挖方案主要有反井法、正井法、正反井相结合开挖法等。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竖井开挖方案是保证竖井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重要前提之一。以中东抽水蓄能电站500 m级竖井工程为例,介绍了超深竖井开挖方案的比选与施工,可为今后类似竖井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