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自 1 994年以来对广东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外围辐射环境的监督性监测 ,包括监测方案、方法、质量保证、主要结果和结论。监测结果表明 :( 1 )核电站运行以来的气体排放未对厂区以外的大气和陆地环境产生可观测到的影响 ;( 2 )对于110mAg ,西大亚湾的海水中仅在 1 995年和 1 997年检测到高于探测限的样品 ,最大年平均浓度为 3 .1Bq/m3;西大亚湾的海底泥中只在 1 997年能被检测到 ,年平均值为 1 .0Bq/kg(干 ) ;西大亚湾的海洋生物中在 1 994、1 996和 1 997年检测到的活度浓度较高 ,珍珠贝、马尾藻和墨鱼中的最高年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 2 .2、1 .7和 5 .8Bq/kg(鲜 ) ,1 997年以后随着排放量的下降而显著下降 ;( 3 )对于137Cs,1 994~ 1 998年西大亚湾海水样品中的活度浓度相对较高 ,年平均值最高的 1 995年为 4.6Bq/m3,1 999年以后与本底相当 ;137Cs在其他海洋介质中的活度浓度很低 ,且在本底涨落范围内变化 ;( 4 )对于西大亚湾海水中的3H ,只在核电站排放期间短时升高 ,3~ 5天后基本恢复到本底水平 ,实测年平均活度浓度在 0 .8~ 3 .4Bq/L之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海域采集的4个海底泥样品的测量分析,得到了底泥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Th,^40K,^210Pb,^137Cs的比活度随深度变化的数据,利用^210Pb的沉积规律和137Cs的沉积峰值与全球大气核试验高峰斯的对应关系,估算出湾内底泥的沉积速率在0.94~1.42cm/a之间,两种方法估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低水平放射性测量中的探测限及其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测量波动湖面高度变化的问题引入探测限的概念,结合直观的图示方法对判断限、探测限和定量下限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并讨论在总α、总β、放射性核素活度等的测量方法中本底计数的具体含义,目的是帮助从事低水平放射性测量的人员正确理解探测限的来由和定义,熟悉计算公式的推导,掌握其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一起涉外钴-60污染不锈钢表带产品部件——表带拆生针剩余坯料的现场取样程序,从已查获的9ks(约32100根)表带拆生针剩余坯料中抽取619根样品,由国内较具权威的三家放射性测量机构对各自样本独立进行测量分析,另一家放射性测量机构参加样品成对测量比对;给出了各放射性测量机构对同一总体中抽取的各自样本的测量分析结果。测量结果表明,所抽取的619根样品中,有141根含放射性钴-60;其钴-60的活度浓度值明显呈两组数据分布。对各机构测量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配对t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没有理由认为他们测量分析的各自样本中放射性钴-60的活度浓度值不相等。对三家放射性测量机构测量各自样本中样品的放射性钴-60活度浓度值进行合并统计,高值组143个样品,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24.8和11.9Bq/鄯低值组38个样品,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72.4和11.5Bq/g;最大活度浓度值为285.7Bq/g;即使是单根不锈钢表带拆生针坯料样品中的最大活度浓度,也在某国电离辐射防护办公室通报的活度浓度(1000Bq/0.2g)的1/17以下。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历次报告中公布的世界各国的室外γ辐射剂量率调查结果,平均值发生变化接近或大于20%的国家或地区约占1/4,这应引起室外γ辐射剂量率环境监测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UNSCEAR历次报告中给出的世界各国的室外γ辐射剂量率调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并对当前国内室外γ辐射剂量率的环境监测提出一些应予注意和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若干环境监测项目测量结果的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由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组织的、国内5个实验室参加的大亚湾核电站若干环境放射性监测项目的测量比对结果。文中介绍了比对样品的准备情况,给出了各实验室对于沉积物、生物灰样品中总β、水中^3H、土壤中^90Sr、海藻灰和海底沉积物中^110mAg及^241Am、^109Cd、^57Co等人工放射性核素γ谱分析的测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LiF热释光剂量计的剂量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罗达玲  黄乃明 《核技术》1992,15(1):51-58
  相似文献   
8.
大亚湾地区三次环境γ辐射剂量率调查测量结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相继建设广东大亚湾核电站(GNPS)和岭澳核电站(LAPS),大亚湾地区自1988年至2000年先后进行了三次环境γ辐射剂量率调查。比较分析三次测量结果,大亚湾地区原野和室内的γ辐射水平总体上保持不变,道路的γ辐射水平则略有上升。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时间特定区域γ辐射水平调查结果差异的原因,说明在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中,测点的代表性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自1994年以来对广东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外围辐射环境的监督性监测,包括监测方案、方法、质量保证、主要结果和结论。监测结果表明:(1)核电站运行以来的气体排放未对厂区以外的大气和陆地环境产生可观测到的影响;(2)对于^110mAg,西大亚湾的海水中仅在1995年和1997年检测到高于探测限的样品,最大年平均浓度为3.1Bq/m^3;西大亚湾的海底泥中只在1997年能被检测到,年平均值为1.0Bq/kg(干);西大亚湾的海洋生物中在:1994、1996和1997年检测到的活度浓度较高,珍珠贝、马尾藻和墨鱼中的最高年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2.2、1.7和5.8Bq/kg(鲜),1997年以后随着排放量的下降而显著下降;(3)对于^137Cs,1994~1998年西大亚湾海水样品中的活度浓度相对较高,年平均值最高的1995年为4.6Bq/m^3,1999年以后与本底相当;^137Cs在其他海洋介质中的活度浓度很低,且在本底涨落范围内变化;(4)对于西大亚湾海水中的^3H,只在核电站排放期间短时升高,3~5天后基本恢复到本底水平,实测年平均活度浓度在0.8~3.4Bq/L之间。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从规划、设计、招投标及施工和结算等阶段分析了电力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