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保证中国散裂中子源废束站束窗在辐射环境中正常工作,设计了基于OPC技术的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将远程以太网I/O设备采集到的数据纳入到EPICS系统中,并提供语音报警、数据存储和历史数据查询服务。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达到了实时监测废束站温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01标段中超深盾构井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垂直方向变截面较多,水平方向与隧道相接。为满足精细化施工要求,融合BIM技术应用,在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等不同分项工程中进行节点校核、技术交底及施工交底,使工程达到精益建造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基于强流质子加速器的大科学装置,通过高功率质子束流轰击重金属靶产生高通量中子用于开展中子散射研究,CSNS是世界上第四台、发展中国家第一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CSNS包括高功率强流质子加速器、中子靶站和中子谱仪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加速器由80 MeV负氢直线加速器、1.6 GeV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及相应的束流输运线组成。CSNS加速器是我国第一台中高能强流高功率质子加速器,本文将介绍CSNS加速器的设计、关键技术、设备研制以及束流调试过程和其中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即将应用到PANDA数据获取系统与触发系统及未来BESⅢ触发系统升级的高性能计算节点[5](HPCN)符合ATCA设计规范,基于IPMI协议的智能平台管理系统为其高可靠性提供保障.自主设计的智能平台管理模块具有丰富的板级管理功能,如Hot Swap和电源分配协调,板上器件状态监控,与机箱控制器的协调通信等.主要介绍了智...  相似文献   
5.
6.
重点叙述了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把对医院建筑设计理念的理解通过对医院功能的组合、流线的组织进行探索和诠释。  相似文献   
7.
随机脉冲发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核衰变和粒子反应的随机性,探测器给出的信号在时间上是随机的,但一般的信号发生器给出的都是周期性的信号。为了测试电子学设备在输入随机信号时的性能,时间上随机的信号发生器是必要的。介绍了各种随机信号发生器,包括模拟式和数字式。一种数字式随机脉冲产生器是用单片机算出随机数,再用计数法给出随机脉冲;另一种用随机码发生电路给出时间上随机的信号,更为简便,可以嵌入FPGA中。  相似文献   
8.
鉴于有线电视网络资产具有形成的复杂性、使用的特殊性,地域分布的广泛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资产评估所面临的条件、评估的具体操作、评估方法的运用上都呈现出与其他资产所不同的特点。经过多次参与有线电视网络的资产评估,我们对有线电视网络资产的评估有较多体验,通过本文与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同行进行探讨,希望对有线电视网络的资产评估工作能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IOP家族的基本情况,并通过一个磁盘阵列控制器设计的案例的进一步阐述IOP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金大鹏  李旻先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3,40(4):1220-1225+1255
基于监督学习的行人再识别方法需要大量人工标注的数据,对于实际应用并不适用。为了降低大规模行人再识别的标注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对挖掘主动学习(support pair active learning, SPAL)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具体地,建立了一种无监督主动学习框架,在该框架中设计了一种双重不确定性选择策略迭代地挖掘支持样本对并提供给标注者标注;其次引入了一种约束聚类算法,将有标签的支持样本对的关系传播到其他无标签的样本中;最后提出了一种由无监督对比损失和监督支持样本对损失组成的混合学习策略来学习具有判别性的特征表示。在大规模行人再识别数据集MSMT17上,该方法相比于当前最先进的方法,标注成本降低了64.0%,同时mAP和rank1分别提升了11.0%和14.9%。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标注成本并且优于目前最先进的无监督主动学习行人再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