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侏罗统直罗组的铀成矿条件与盆地北部相似,有形成富大砂岩铀矿的可能性,但较低的渗透性却成为制约盆地南部某些地区成矿的不利因素.分析了研究区内直罗组砂体的物性变化规律,深入讨论了成岩作用对该区直罗组砂岩物性起控制作用,为下一步铀成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山市典型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厘定了该矿床的成矿要素,建立了成矿模式,结合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认为宁安盆地砂岩型铀成矿主要受铀源、岩性-岩相、氧化带、水文地质、铀矿化信息等要素控制;采朋固体矿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基于GIS平台,将以上要素信息转换成有效的GIS的图层(点、线、面)变量,应用MRAS软件,采用特征分析法进行远景区的圈定,最终优选出Ⅰ级远景区1片、Ⅱ级远景区2片,认为山市外围地段、岭后—复兴地段和前杨一岔路地段是铀矿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从古构造、古地理重塑入手,系统分析伊犁盆地各沉积时期的沉积建造特征,并探讨其与砂岩型铀矿的关系。研究表明,伊犁盆地双基底建造形成了盆地的富铀基底,盆地早—中侏罗世在弱伸展环境下形成的暗色含煤碎屑岩建造成为盆地的含矿建造形成期,盆地晚白垩世—新近纪在弱挤压环境下形成的红色碎屑岩建造有利于铀的后生改造富集成矿。经统计分析表明,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化与含矿层的沉积相类型、单层砂体厚度及岩性结构等建造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酸性水从还原环境运移到氧化环境的产物—褐铁矿化这一铀成矿识别的重要先导,依据标本肉眼观察、镜下鉴定,配合扫描电镜、电子探针以及主量、微量元素、有机碳、全硫、铀的价态和铀、钍同位素234U/238U、230Th/232Th比值、烃类等各项分析,考虑黏土矿物种属和总量、V/(V+Ni)水体分层和底层水动力环境等因素对马尼特坳陷铀成矿环境进行识别,对有关铀成矿特征加以探讨,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区直罗组中砂岩型铀矿化与油气改造作用关系密切。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直罗组油气流体空间展布规律、油气流体对砂体的后生蚀变改造作用,探讨了油气活动期次及其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对铀成矿规律认识与成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