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 PVP)包覆纳米Fe3O4(以Fe3O4@PVP表示,下同)作为U(Ⅵ)吸附剂,开展了pH值、初始铀浓度、吸附温度、离子强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U(Ⅵ)的影响研究,同时进行了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与循环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在pH=6.00、温度为20~40℃时,Fe3O4@PVP吸附U(Ⅵ)达到平衡的时间为5~60 min,单次铀吸附率均大于75%。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温度为20~40℃时,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为0.000 646~0.012 500 g/(mg·min);该过程符合Redlich-Peterson与Langmuir等温线模型,根据Langmuir等温线预估20~40℃时Fe3O4@PVP吸附U(Ⅵ)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85.8~291.0 mg/g。此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标准吸附焓变ΔH?  相似文献   
2.
以主成分为焦磷酸铵的水溶性聚磷酸铵为实验原料,设置8.2、6.0、4.0、3.5、3.0、2.5、2.0等7组pH梯度,系统研究了酸度对焦磷酸铵水解的影响。结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与阿累尼乌斯方程进行焦磷酸铵的水解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经过310 d(第二批260 d)的放置,pH从8.2降低到2.0时焦磷酸铵质量分数从初始态的92.6%依次减少为85.4%、51.2%、50.6%、50.2%、24.3%、12.9%和6.0%。焦磷酸铵在自然温度下的水解速率随着pH的降低而不同程度地加快,服从一级反应机理。pH从8.2降低到2.0时焦磷酸铵的水解速率常数从2.92×10-4~3.43×10-4增加至3.41×10-3~1.47×10-2,二者相差10~40余倍,对应半衰期为50~2 000 d。秋冬与春夏两时段的水解速率差异很大,二者水解速率常数相差1.17~4.32倍,焦磷酸铵的水解活化能为7.5~68.5 kJ/mol。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 PVP)包覆纳米Fe3O4(以Fe3O4@PVP表示,下同)作为U(Ⅵ)吸附剂,开展了pH值、初始铀浓度、吸附温度、离子强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U(Ⅵ)的影响研究,同时进行了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与循环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在pH=6.00、温度为20~40℃时,Fe3O4@PVP吸附U(Ⅵ)达到平衡的时间为5~60 min,单次铀吸附率均大于75%。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温度为20~40℃时,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为0.000 646~0.012 500 g/(mg·min);该过程符合Redlich-Peterson与Langmuir等温线模型,根据Langmuir等温线预估20~40℃时Fe3O4@PVP吸附U(Ⅵ)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85.8~291.0 mg/g。此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标准吸附焓变ΔH?  相似文献   
4.
以水溶性聚磷酸铵(APP)和硫酸锌为原料,对聚磷酸铵与锌的螯合规律做了研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聚磷酸铵及其螯合物做了表征,验证了螯合物的生成。采用FBRM在线粒度监测法考察了温度和pH对聚磷酸铵螯合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pH下,在5~40 ℃时,聚磷酸铵对于锌的螯合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相同温度下,在pH为 5~8时,聚磷酸铵对于锌的螯合容量随着pH的增大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且在pH=5.5时出现最低值0.024 3 g/g(以每1 g APP含Zn计,下同)。采用无因次方程拟合,建立了螯合容量与温度、pH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聚磷酸铵作为一种富含氮、磷元素的新型缓溶性长效氮磷肥,对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螯合能力,可有效防止土壤中金属离子被固定,从而被植物更好地利用。采用滴定分析法测定了不同聚合度的水溶性聚磷酸铵(APP)对中量元素镁离子的螯合能力,探索了水溶性聚磷酸铵对镁离子的螯合规律,为聚磷酸铵-中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制备奠定基础。实验结果显示,水溶性聚磷酸铵聚合度越高,对镁离子的螯合能力越强,且螯合能力随着pH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温度升高逐渐降低,在pH=6.0、温度为5 ℃时高聚聚磷酸铵对镁离子的螯合量达到8.2 g(以100 g APP计),在pH=8.0、温度为5 ℃时低聚聚磷酸铵对镁离子的螯合量达到5.6 g(以100 g APP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验证了螯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