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45例^134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好学  谢志淳 《核技术》1997,20(5):292-296
用^131I-MIBG SPECT对45例病人肾上腺髓质图像,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75%患者48h呈稀疏显像。肾上腺髓质增生组患者腺体均增大,24h即成较清晰至清晰显像;嗜铬细胞瘤组24h即成显著显像,ECT显像结果与病理/手术一致。表明该技术对嗜铬细胞瘤定位与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都高于B超,CT与尿VMA测定。  相似文献   
2.
脑外伤患者的SPECT显像与CT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淳  林军 《核技术》1997,20(11):659-662
对48例脑外伤2进行了^99mTc-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其中41例在SPECT检查的前后两周同时行脑CT检查,结果SPECT对轻、中、重型外伤的检出率分别为60%、90%和100%;而CT分别为10%、60%和100%,同一病人中SPECT比CT发现的病灶早、数目多,范围大。对脑外伤综合征及后遗症SPECT检出率分别为80%和90%,CT分别为25%和71.42%。显然SPECT探测  相似文献   
3.
利用99mTc-DTPA和99mTc-EC分别观测了32例和24例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显像;同时与29例对照组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下降,其分肾GFR之间无明显差别;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GFR不仅低于对照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且患侧肾脏GFR又低于健侧肾脏。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肾有效血流量(ERPF)无明显差别,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GFR和ERPF有助于了解高血压病人的肾功能状态和估测肾功能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对6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结果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GFR)为113±11.7ml/min;43倒尿蛋白阴性患者中有15例GFR>140ml/min,而21倒尿蛋白阳性病人GFR值为76±32.9ml/min.结果提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糖尿病早期肾小球高滤过状态的预测准确而敏感。  相似文献   
5.
用经~(60)Coγ射线照射10~6R的酒给大白鼠连续灌胃一年,给酒量分小剂量组(0.5 ml/只/次)和大剂量组(2ml/只/次),进行了体重、外周血象、肝功能、内分泌、免疫、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脏器系数等多项指标观察,结果表明,给大剂量的辐照酒组GPT阳性率明显低于非照酒组,其他各项指标,辐照酒组与非照酒组间无明显差异,证明辐照酒饮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谢文煌  谢志淳 《核技术》1998,21(11):675-679
为了探讨SPECT对小儿脑梗塞(CCI)的诊断价值,对26例患儿采用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rCP)显像与CT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脑梗塞灶及远隔区域的rCP减少,SPECT和CT的阳性率分别为92.3%(24/26)和84.5%(22/2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发病2天以内9例的SPECT阳性率100%(9/9)显著高于CT55.6%(5/9)(P〈0.05),提示SPECT显  相似文献   
7.
45例 ~(131)I-MIBG 肾上腺髓质显像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31I-MIBGSPECT对45例病人肾上腺髓质显像,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n=20)75%患者(15/20)48h呈稀疏显像;肾上腺髓质增生组(n=6)患者腺体均增大,24h即成较清晰至清晰显像;嗜铬细胞瘤组(n=10)24h即成显著显像。ECT显像结果与病理/手术一致。表明该技术对嗜铬细胞瘤(尤其无症状、异位、多发、恶性、转移性及家族性)定位与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都高于B超、CT与尿VMA测定。指出心肌不显像可作为间接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有价值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468例鼻咽癌患者骨转移规律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好学  谢志淳 《核技术》1996,19(5):269-272
对46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了SPECT全身骨显像,结果发现骨转移的发生率为56.28%,其中130例加做颅骨断层显像后骨转移的发生率提高到66.31%。还对鼻咽癌患者骨转移病灶在骨显像中的表现,骨转移途径以及对本病的随访及骨显像中良、恶性病灶的鉴别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