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核事故条件下的大气扩散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蔡旭晖  陈家宜  康凌 《辐射防护》2003,23(5):293-299
本文介绍一个适用于核事故条件的大气扩散模式(粒子-烟团模式)的建立与调试。模式在模拟大气扩散的粒子随机游走方法中引入类似于扩散烟团的核函数概念,用以反映单个随机游走粒子所代表的污染物质的空间影响范围。模式解决了随机游走粒子与核函数“烟团”耦合后反映扩散物理真实过程的一致性问题,在约200km的范围内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相一致。与代表实际大气典型扩散状况的高斯烟羽模式的结果进行定量比较,表明本模式结果在10km的范围内总体合理,但在近源处有系统偏小。模式瞬时浓度的涨落相对于平均轴线浓度大体控制在20%~30%的范围内。将模式应用于秦山地区的实际地形和气象条件进行实例测试表明,其结果可以反映当地复杂的大气扩散过程和特性。  相似文献   
2.
PB中利用数据管道进行数据迁移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PowerBuilder的数据管道对象.以及创建和使用数据管道对象的技术细节,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利用数据管道实现数据迁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福建漳州地区的实测气象资料,结合风场诊断、轨迹分析和随机游走模拟方法,分析漳州核电厂所在地小尺度(40 km×40 km)范围内的大气扩散特性,并与现场扩散示踪实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扩散输送总体受天气系统和海陆风环流二因子影响.研究范围内的风场在水平方向的空间变化不大,扩散烟流基本平直.海陆风环流因子所致的风场时间变化和风向摆动对当地扩散有重要意义.随机游走模拟方法较好地反映出当地大气扩散的定量特征.但复杂地形与海岸气象条件的联合作用,仍使模拟结果与示踪实验结果的统计比较显得离散.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是目前数字博物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将数字化后的信息展示给观众,又是藏品数字化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沙坪湘绣博物馆藏品信息数字化、虚拟展示平台为例,阐述了数字化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智能Agent技术在监控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Agent技术为分布开放系统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本文采用智能Agent技术来设计实现一个移动通信计费结算监控系统(MCBMS)。  相似文献   
6.
核事故应急条件下风场的实时预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康凌  陈家宜  蔡旭晖 《辐射防护》2003,23(4):193-203,209
针对核环境事故场外应急评价的需要 ,开发了一种运行速度快 ,具有一定预报功能和准确度的中尺度风场预报模式。该模式从气象站实测风资料的插值与调整 ,得出中尺度诊断风场 ,并作为中尺度风场预报模式的初值和四维同化资料 ;然后利用中尺度风场预报模式计算未来 2 4h内的预报风场 ( 2 0 5km× 2 0 5km)。最后再用风场诊断模式进一步细化插值与调整 ,得出核电站附近的小尺度 ( 2 0 .5km×2 0 .5km)预报风场。以杭州湾地区 1 996年 1、4、7、1 0月为例进行了不同的同化时间间隔和不同气象站数目的风场模拟试验。结果发现通过诊断模式与预报模式的结合 ,互相取长补短 ,提高了风场预报的准确性 ;特别是用风场诊断模式对中尺度预报风场进行细化插值调整来计算小尺度预报风场 ,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该方案已应用于“秦山地区环境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在低信噪比下的间谐波分析的精确度,提出了将时域平均法与Prony谱估计法相结合,以消除整数次谐波成分和间谐波成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噪声对频谱估计的影响.首先通过时域平均抑制间谐波成分和噪声,分别采用奇数倍工频周期的时间窗和奇数倍工频周期的一半时间窗截取信号并加以扩展后,使用Prony法计算奇数、偶数次谐波成分;然后从原始信号中滤除整数次谐波成分,使用Pro-ny法计算间谐波成分,模型阶数降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噪声环境下检测出间谐波,且估计出的谐波、间谐波频率精度较高,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在Intranet环境下在线测试系统的平台的选择以及在Web服务器上获取试题信息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在Intranet环境下在线测试系统的平台的选择以及在Web器上获取试题信息的原理。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研究中国近岸海域海面风的统计特征,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实现了风区域划分和风场的自动分类,得到4个风区域,共31个风场类型.风区域反映了中国近海海域风速的区域相关性.风场类型很好地识别出各海区季风典型场,以及反映海区常见天气系统的特征风场.一些处于冬夏季风过渡时期和可在全年出现的特定风场类型也被识别出来.风场类型除了对平均风速有影响外,对其他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也有显著性影响.对各个风场类型的出现频率、时间分布、平均风速和风向分布等特征量的全面分析,揭示了中国近岸海域海面风场的统计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