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为探究发光二极管(LED)黄光不同光强对滇重楼光生物学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同时为LED光源在滇重楼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3年生滇重楼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波长为590 nm±5 nm的黄光为照射光源,设置了25、50、75、100μmol/(m~2·s)4个光强梯度处理,对滇重楼生物学鲜重、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及根茎皂苷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5μmol/(m~2·s)处理滇重楼叶片净光合速率、荧光指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为最高。25μmol/(m~2·s)处理的荧光指标最低。100μmol/(m~2·s)处理下重楼根茎皂苷含量最高,25μmol/(m~2·s)处理下皂苷含量最低。综合分析滇重楼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和根茎皂苷含量,黄光75μmol/(m~2·s)对促进滇重楼叶片的光合作用最有利,黄光100μmol/(m~2·s)对增加滇重楼根茎皂苷含量最有利。建议在滇重楼栽培上将黄光光强控制在75~100μmol/(m~2·s)为宜。  相似文献   
2.
采用砂培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水平氮锌配施对白三叶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锌条件下,随施氮水平增加,白三叶氮代谢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IAA、GAs含量下降,ABA、MDA含量增加,氮锌配施对生长和元素吸收表现为拮抗效应;在足量供锌条件下,与低量供氮相比,中量供氮时,白三叶氮代谢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IAA、GAs含量增加,ABA、MDA含量下降,氮锌配施对生长和元素吸收表现为协同效应。当高量氮时,氮锌配施则表现为拮抗效应。在判断氮锌复合作用类型时,应区分生长量变化引起的“浓缩效应”和“稀释效应”,应以生长量和吸收量变化来确定氮锌复合作用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砂培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平氮锌配施对黑麦草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低锌还是在足量供锌条件下,随施氮水平增加,黑麦草氮代谢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IAA和Gas含量增加,ABA和MDA含量下降,氮锌配施对生长和元素吸收均表现为协同效应。在判断氮锌复合作用类型时,应区分生长量变化引起的“浓缩效应”和“稀释效应”,单凭浓度变化不能确定氮锌复合作用的类型。应以生长量和吸收量变化来确定氮锌复合作用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以3年生滇重楼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ED光源精确调制光质,以白光为对照,研究橙、蓝、绿、橙/蓝(8∶1)、橙/蓝/绿(8∶1∶1)5种不同光质对滇重楼生长、光合特性、皂苷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有利于滇重楼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橙/蓝/绿(8∶1∶1)处理下滇重楼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为最高,橙光处理下最低;蓝光处理下滇重楼根茎皂苷含量及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分析不同产地三七各部位(茎叶、芦头、块根、筋条、须根)及灌溉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相关性及影响因素,为其能否作为产地溯源指标提供技术支撑。在三七产区——广西靖西片区、云南文山片区、云南新拓展片区采集43个春三七样点植株和相应的灌溉水并测定其稳定氢氧同位素比率,现场测定经纬度、海拔,进行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七各部位δD符合随海拔、纬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而δ18O的变化规律则与δD相反。三七各部位δD、δ18O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变化规律各异。三七各部位δ18O地域特征明显,除块根、筋条、须根外其余部位可相互预测,均可作为产地溯源指标。三七产区灌溉水中δD、δ18O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具有明显的经度、纬度、及高程效应,但仅芦头δD与灌溉水δD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三七产地溯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