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了深矿井开采出现的各种特殊现象,如深井地压、深井热害等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深矿井的概念及其定义;根据我国煤矿的平均采深及国外经验,应用隶属函数方法确定了深井的起始值下限深度参数;通过深井巷道围岩稳定性的讨论,并参照《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建立了地压型深井和深热矿井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2.
试验取驱动线系统中的一组,对组成驱动线的各部件采用11全尺寸模拟,在冷态下进行功能性试验,测定驱动线的综合性能.在静水、动水、流量变化、错对中和横向流等各种工况下,实测了上述因素对落棒特性参数的影响.试验所取得的大量试验数据,验证了反应堆驱动线的结构设计,为驱动线各部件结构设计和安全分析提供了必要的输入数据.  相似文献   
3.
李华奇 《陕西煤炭》2010,29(3):100-101
针对土地利用图例的编码进行研究,在MapGIS软件系统中结合<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建立一个较完善、标准和规范的土地利用图例编码.编码系统采取3级分类,结合符号的形状、实际意义,又结合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实验性.  相似文献   
4.
所研究的新型换热器由5个单元组成.传热管为套管式结构,外管为钛管,外表面均布4条螺旋状肋;内管为呈螺旋状的钛管;传热管之间呈正三角形紧密排列.新型换热器水力实验采用单项实验与整体水力实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利用单项实验模拟各种通道,由标定得出流量与压降的关系.整体水力模拟体比例为1:1,并对局部进行了简化:用不锈钢直管代替螺旋状的传热管内管;在典型位置传热管上布置了内管静压测管和外管外全压测管.第一阶段为带堵塞棒的实验,第二阶段为不带堵塞棒的实验.通过实验,确定了新型换热器一次侧的流量分配和各部分阻力系数,实验数据已用于新型换热器设计改进.  相似文献   
5.
注浆法在路基处理及路面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作市塔南路市铝厂门前路段快车道路面于 1 994年 1 0月左右出现沉陷开裂长约 1 0m ,该路段西部快车道路面沉陷 5~ 1 0cm ,路面轻微断裂 ,机动车过后路面发生强烈颤动 ,若不及时处理 ,将继续下沉并断裂 .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该路段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采用了注浆充填法进行了加固处理 ,效果较好 .1 沉陷段路基岩土工程地质特征该路段属太行山南麓山前冲洪积扇地貌区之中部 . 4m以上的地层 :0~ 1 .50m段为素填土 ,湿渡较大 ,主要为三合土 ,具大孔隙 ,局部裂隙、小孔洞发育 ,质软 ;1 .50~ 2 .0 0m段为砂砾石层 ,层底面有一定起…  相似文献   
6.
屏蔽块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结构设计尤其是内部冷却剂通道设计将直接影响屏蔽块的冷却效果及模型的安全性。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屏蔽块模型进行热工水力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对改进后的模型重新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屏蔽块的进出口段压降减小,冷却剂流动总压降减小;主要冷却支管的流量分配和流速分布更加均匀;屏蔽块表面局部最高温度大大降低,可避免由于冷却不均造成模块热应力过大。  相似文献   
7.
焦作市西部工业集聚规划区由于大量开采煤层造成地层的不均匀沉降,甚至导致局部地面建筑物的损坏。文中根据所揭露的钻孔资料和生产实践,综合分析了该区冒落带高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从而为工业集聚区采空区的综合治理及后期建筑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降低回采巷道围岩应力角度出发,在结合平八矿具体条件所做的大量现场观测及试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丁5-6、戊9-10、己15煤层上分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进行了探讨,为合理回采巷道布置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煤矿深井的基本概念与判别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了深矿井开采出现的各种特殊现象,如深井地压,深井热害等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深矿井的概念及其定义;根据我国煤矿的平均采深及国外经验,应用隶属函数方法确定了深井的起始五限深度参数;通过深井巷道围岩稳定性的讨论,并参照《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建立了地压型深井和深热矿井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10.
李华奇  胡俊 《核动力工程》2002,23(Z1):43-48
采用法国TRIO-VF反应堆热工水力计算程序对反应堆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其几何模型与实验模型完全相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PIV粒子成像测速仪对反应堆流场进行测量,获得了上腔室周边流场和上封头流场速度分布与压力分布以及吊篮上法兰喷嘴阻力系数.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腔室和上封头内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均相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