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表达及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原位端粒酶-凋亡双染色法检测A549细胞和L02细胞hTERT和凋亡双表达,端粒序列扩增检测(TRAP)方法检测群体细胞端粒酶活性,研究γ射线照射人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后端粒酶的表达变化与凋亡-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SGy照射后24—72h,A549细胞和L02细胞内hTERT表达增强,端粒酶和凋亡双染色阳性细胞随照射剂量的提高而增多;在凋亡发生的过程中,群体细胞端粒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增强,提示放射线诱导人肿瘤和正常细胞凋亡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抑制端粒酶活性的机制;而辐射诱导端粒酶活性增高可能是细胞修复辐射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在妊娠期以单次腹腔注入氚水,宫内受到累积剂量分别为0、0.05、0.10和0.30Gyβ射丝辐射后,对雄性仔鼠行为、学习及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0.10Gy以上剂量组对旷场行为,跳台学习及记忆能力、食物迷宫、水迷宫和孔板探究等多项测试指标均有影响,表现为早期兴奋性增强、晚期抑制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减退。结果提示阈剂量大约在0.05和0.10 Gy之间。  相似文献   
4.
小鼠腹腔注射氚水后10天内睾丸累积剂量为0.19~1.01Gy时,小鼠精原细胞数减少了14~33%;~(60)Coγ线的累积剂量为0.74~2.87Gy时,小鼠精原细胞数减少了13—24%;初步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情况下,辐照剂量把对生物效应之间呈直线关系,并确定了氚RBE值为3.31。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用LACA成年雄鼠分别接受0. 19,0. 38,0.66和1. 01Gy的氚水β射线和0. 743,1.592和2.074Gy的~(60)Coγ射线分别连续照射10天。诱发精细胞显性致死突变率分别为8.6%—14.9%和4.4%—30.3%。两种射线的剂量响应关系为线性,根据二条直线斜率之比求出氚的RBE值为2.1。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雄性小鼠连续接受氚水或~(60)Coγ射线照射10天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与累积吸收剂量的关系。各实验小鼠接受氚β射线内照射的累积吸收剂量分别为5.6、9.9、15.3、45.8、68.1拉德,~(60)Coγ射线外照射的累积吸收剂量分别为43、54、106、150、204和258拉德。结果表明,无论氚β射线还是~(60)Coγ射线,诱发的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随剂量增大而增加,关系式中含二次项。当氚的剂量为50拉德时,氚的 RBE 值为4.8。  相似文献   
7.
周湘艳  董金婵 《辐射防护》1993,13(2):98-102
本文介绍用不同浓度的氚水(HTO)一次腹腔注入怀孕12和15 d 的 C57 BL/6J 雌鼠,观察出生后3.5 d 第一代(F_1)仔鼠背部皮肤毛囊黑色素细胞异常率。结果表明,当15 d 龄胎鼠接受氚累积吸收剂量为0.11—0.67 Gy 时,毛囊异常率为1.0%—5.1%;12 d 龄胎鼠接受氚累积吸收剂量为0.12—0.46 Gy 时,毛囊异常率为3.4%—6.0%。说明随着氚累积吸收剂量的增加,毛囊异常率也增加;胚胎早期接受氚照射的 F_1代仔鼠皮肤毛囊异常率较高,12 d 龄胎鼠接受氚水照射引起的毛囊异常率比15 d 龄胎鼠的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王冰  周湘艳 《辐射防护》1993,13(3):218-225
本文从远期效应研究(包括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和相对生物效应(RBE)值研究两个方面扼要概括了近期国内外对氚生物效应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就其今后的发展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9.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湘艳 《四川建材》2010,36(3):279-281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程造价控制实践,详细介绍了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并对影响安装工程造价的诸多因素及有效控制安装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外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系统梳理,以国内有色金属资源型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从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激励机制三大类指标对样本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提炼了我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典型特征,对于引导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型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绩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