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固相化络合催化剂,系用二乙烯苯交联聚合高分子多孔小球为固相物,通过化学键联方法制成催化剂。在50—80℃,20—30公斤/厘米~2氢压下,进行庚烯-1的悬浮液相加氢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和异构化性能及加氢反应速度。这类催化剂可以通过滤去反应物而回收使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由钴—四膦配体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对丙烯酸甲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不同P/Co比,不同结构的烯烃等的影响作了探讨,并与不同膦配体体系催化丙烯酸甲酯氢甲酰化的结果作对比,发现这些膦配位体催化活性有如下顺序:C(CH2PPh2)4>Ph2P(CH2)3PPh2>Ph2P(CH2)2PPh2>Ph2P(CH2)PPh2≌Ph2P(CH)PPh2。  相似文献   
3.
以甘露醇为原料合成了两个新的手性膦配体,并用这些新的手性膦配体和醋酸钯原位生成的催化剂体系催化苯乙烯的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当配体为手性膦氧配体(DDPPIO)时得到S构型的2-苯基丙醛的e.e.为21.9%,用手性膦硫配体(DDPPIS)作配体时得到S构型的2-苯基丙醛的e.e.11.2%。  相似文献   
4.
研究一种新型的利用毛细管作为载体检测靶DNA的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首先应用0.2%多聚赖氨酸在毛细管内壁固定1×10-4mol/L ssDNA,与3.33×10-5mol/L靶DNA杂交后,应用1 g/L EB染色,在RF5000荧光仪上进行检测,t=5.5629,p<0.05,测定组与试剂空白组的荧光强度有明显差别;通过对12 h和14 h的杂交时间的比较,14 h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12 h;对0.01,0.1,1,100,1 000 nmol/L的靶DNA进行测试,随靶DNA浓度的增高,荧光强度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在光学DNA传感器的构建中,毛细管作为探针固定和荧光检测的载体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丙酮沉淀法提取西兰花花蕾粗多肽,并利用凝胶过滤层析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制备西兰花多肽组分;采用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的清除及还原力测定实验研究多肽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利用丙酮沉淀法、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可分离获得3个组分,其中组分II在0.01 mg/m L和0.1 mg/m L浓度时,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3.38%、45.19%,高于同浓度维生素C;还原力分别为同浓度维生素C的1.37倍和1.6倍,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开展活性研究及西兰花多肽功能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2.5、5、10、15和20 mW/cm2强度微波辐射HeLa细胞20 min,观察了不同强度微波辐射对HeLa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微波辐射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数量明显减少,细胞皱缩变形,体积缩小。随着微波辐射强度的增加,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呈现剂量依赖性。5、10和20 mW/cm2微波辐射的HeLa细胞培养24 h后,G2/M期的比例分别为11.6%、14.5%和18.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微波辐射可将细胞阻滞于G2/M期。微波辐射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水平下降,Bax和Caspase-3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证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表达水平下调,Bax和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对大鼠骨代谢的影响。采用Wistar大鼠,在6 G环境下进行200 mW/cm2的微波照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降钙素含量、血清钙含量、血清磷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并观察林蛙油和角鲨烯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可导致大鼠血清降钙素含量降低,血清钙、血清磷含量升高,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林蛙油干预后对降钙素含量降低及血清钙含量升高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提示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可促进实验大鼠的溶骨作用而抑制成骨作用;林蛙油干预的保护性效果优于角鲨烯。  相似文献   
8.
采用平均功率密度为100 mW/cm2和200 mW/cm2的微波照射新西兰家兔20 min,探讨微波辐射对家兔心肌酶活性及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其意义。结果表明,微波照射5 min后,家兔呼吸(R)、心率(HR)加快。100 mW/cm2照射10~15 min后,家兔血压(BP)和左心室收缩压(LVSP)升高,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增加,左心室舒张压(LVDP)和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下降,等容舒张时间室内压下降的时间常数(T)值减小;心电图(ECG)R波、QR波异常,偶发全身抽搐。200 mW/cm2照射5 min后,ECG异常以R波、QR波畸形较多,有锯齿形波,出现多次全身抽搐;照射15~20 min时,LVDP明显下降,T值减小,+dp/dtm和-dp/dtm明显增加。照射停止后,各组家兔R、HR立刻减慢,BP下降。停止照射6 h时,R、HR继续减慢,BP不断下降,LVSP逐渐降低,+dp/dtm和-dp/dtm减少,LVDP和LVEDP逐渐升高,T值增大。照射后各组家兔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升高。实验证明高功率微波辐射对家兔心脏结构和舒缩功能有明显影响,且损伤作用与照射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比较不同方法对长白山笃斯越橘中花色苷提取产物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长白山笃斯越橘为原料,分别采用酸性乙醇法、超声提取法及微波提取法提取花色苷,对超声提取及微波提取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通过结果比较分析,以微波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在微波提取功率为100 W,提取时间为60 s,料液比为1∶5(g/mL)的微波提取条件下,花色苷的产量达到了0.402 mg/g(湿重),使得花色苷提取产量较酸性乙醇法及微波提取法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鹿茸多肽(pilose antler peptide) 对微波辐射后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2 450 MHz、平均功率密度为10.0 mW/cm2微波照射小鼠90 min/d,连续28 d,建立小鼠微波辐射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同时,微波照射后皮下注射鹿茸多肽25、50、100 mg/kg,连续给药28 d,29 d始采用Y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34 d Y迷宫实验结束后断头处死小鼠,酶免法检测脑组织中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S100B的水平,酶免法检测脑组织中Na+-K+-ATP酶、单胺氧化酶-B(MAO-B)的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酶免法检测脑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取脑组织做HE(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光镜下观察脑海马齿状回区组织结构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小鼠在Y迷宫实验中错误逃逸次数增加,脑组织中Asp、Glu含量明显降低、GABA含量明显增高,脑组织中MAO-B活性增高而Na+-K+-ATP 酶、SOD活性降低,脑组织中S100B、TNF-α含量增高;与照射组比较,鹿茸多肽50、100 mg/kg 减少Y迷宫错误逃逸次数;鹿茸多肽25、50、100 mg/kg增加脑组织中Asp及Glu含量,降低MAO-B活性;鹿茸多肽50、100 mg/kg降低脑组织中GABA、S100B、TNF-α含量,增强脑组织中SOD、Na+-K+-ATP 酶活性(p<0.05或p<0.01)。病理可见照射组海马齿状回(DG)结构部分细胞体积变大,胞浆疏松、淡染,部分细胞核固缩状态;鹿茸多肽100 mg/kg组较照射组有所改善。实验证明鹿茸多肽(50、100 mg/kg,连用28 d)对微波辐射所致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机制可能与鹿茸多肽通过抗炎作用而减弱氧化应激、改善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