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叙述并討論了合金元素对鉻錳碳氮奥氏体耐热鋼时效变脆的影响的初步实驗結果。結果指出钼釩促使这种类型鋼的变脆,硼能改善其时效脆性,适合于設計的要求。微量混合稀土元素对改善时效脆性的作用不明显。 金相和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研究的結果指出,晶界和沿晶界边緣組織結构的变化是影响脆性的主要因素。时效后的主要沉淀为M_(23)C_6和(Cr,Fe)_2N;含钼較高的鋼种(>1%Mo),在更长时間的时效以后,有x相及σ相的出現,当其量較多时,也可增加鋼的脆性。硼不但減緩某些相的析出,而且也可以改变它們的分布状态,使晶界发生不連續沉淀,从而对韌性的降低較少。  相似文献   
2.
17/5/6 Cr-Ni-Mo不锈钢经1100℃水淬后含40%的δ-铁素体。高温保留下来的铁素体极为不稳定,加热至550°—1000℃在δ—铁素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δ-铁素体分解产物的性质视加热温度而定,在700°—1000℃主要为X-相,在550°—700℃主要为Fe_3No_3C及(Cr,Fe,Mo)_(23)C_6。X-相形成的形态及其机构亦随加热温度而有所不同。在900°—1000℃δ-铁素体通过共析转变方式分解为X-相及奥氏体γ′δ-共析组织先在γ/δ,δ/δ相界成核然后逐渐向铁素体内部推进。在1000℃粒状的δ-共析组织居多,温度稍低则出现较多的层状组织。在700°—900℃X-相成核后,奥氏体γ′未能及时成核,因而当X-相的沉淀进行到一定阶段后,δ→γ′的转变才开始。在600℃保温观察到在奥氏体基体有马氏体的形成,这个现象可能与碳化物在低温的沉淀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并讨论了几种固溶处理过的高钼不锈钢在不同温度时效过程中,组织结构变化的情况.16-6Cr-Mo不锈钢在800-1000℃保温,δ-铁素体首先在原来的γ/α相界上形成,然后或者由奥氏体晶粒四周向着中心,或者由晶粒一端向着另外一端推进,最后奥氏体将退缩到晶粒中心或者一个晶粒隅上消失.在600-700℃保温,则发现有层片状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粒内形成,然后逐渐增多长大,最后全部代替了奥氏体.在16-6Cr-Mo、16-2.5-6及16-5-6Cr-Ni-Mo不锈钢中,从铁素体内沉淀出来的细小碳化物是一种过渡组织,在x相的成核与长大过程中,它们将不断地进行溶解.16-15-6 Cr-Ni-Mo不锈钢属奥氏体型,在不同温度进行固溶处理,奥氏体都很稳定,在随后的恒温处理过程中,只有碳化物从奥氏体内析出.在这几种钢中碳化物及x相的析出,均能显著地改变钢的硬度.在所研究的两种复相不锈钢中,都观察到有由于x相析出所引起的沉淀硬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几种常用的铸造高温合金在燃烧天然气的锅炉里于700—850℃之间进行了长达一万三千小时的高温腐蚀试验。结果指出:K18合金发生严重的肿胀开裂;K3与K19合金则在表面上形成一些小凸包;其余的合金受腐蚀程度则较轻微。它们的抗蚀性能优劣顺序如下:FSX414,M38,537,K17G,K3,K19,K18。对产生的腐蚀现象与过程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并且指出,合金表面氧化层中富Cr,Ti,Al层的存在是它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腐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2A12铝合金为基础材料,研究莫来石晶须对2A12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井式电阻炉加热,在石墨坩埚中熔炼合金,向液态金属中加入莫来石晶须,获得新合金铸态试样。用万能试验机、硬度仪测试其力学性能,用OM、SEM、EDS、XRD表征分析了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莫来石晶须能有效改善铸态2A12铝合金的机械性能,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硬度等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莫来石晶须添加量为2%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最佳,其抗拉强度和硬度较原始合金分别增加了8.77%、7.41%;晶须的添加使合金的断裂形式发生了改变,原始合金以脆性断裂为主,随着莫来石晶须的添加,合金的断裂形式由脆性断裂向塑性断裂转变;XRD及SEM结果表明,添加的莫来石晶须以陶瓷相聚集在晶界附近。添加晶须一方面细化了晶粒,另一方面硬质点相(陶瓷)阻碍位错滑移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6.
<正>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负责我国食品药品的食用安全,机构中仪器设备的管理效果,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检验质量,因此在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管理中,必须保证整个管理流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本文将重点研究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流程,确定各项流程的正确管理方法,落实各项流程的同时,实现仪器设备的完整管理。  相似文献   
7.
用坩埚熔盐腐蚀方法研究了不同碳含量的IN-738合金的热腐蚀行为。并用金相、X-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方法对试验后样品的腐蚀表面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碳能明显地改善IN-738合金的热腐蚀抗力,特别是在800℃附近这种效果最为突出。当合金中碳含量低于0.1%时,随着合金中碳量的增加,合金的热腐蚀失重明显地减少,碳含量在0.1~0.2%之间,其改善作用逐渐减弱,当碳含量超过0.2%时进一步增碳,就几乎不再起什么作用了。初步讨论了试验结果,认为碳能阻碍碱性融蚀并促进富铬的氧化膜形成,是其有益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出一种醋酸-铬酸-水溶液电解浸蚀显露金属铀宏观组织的方法,效果良好,并与过去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几种常用的铸造高温合金在燃烧天然气的锅炉里于700—850℃之间进行了长达一万三千小时的高温腐蚀试验。结果指出:K18合金发生严重的肿胀开裂;K3与K19合金则在表面上形成一些小凸包;其余的合金受腐蚀程度则较轻微。它们的抗蚀性能优劣顺序如下:FSX414,M38,537,K17G,K3,K19,K18。对产生的腐蚀现象与过程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并且指出,合金表面氧化层中富Cr,Ti,Al层的存在是它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腐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叙述并討論了合金元素对鉻錳碳氮奥氏体耐热鋼时效变脆的影响的初步实驗結果。結果指出钼釩促使这种类型鋼的变脆,硼能改善其时效脆性,适合于設計的要求。微量混合稀土元素对改善时效脆性的作用不明显。金相和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研究的結果指出,晶界和沿晶界边緣組織結构的变化是影响脆性的主要因素。时效后的主要沉淀为M_(23)C_6和(Cr,Fe)_2N;含钼較高的鋼种(>1%Mo),在更长时間的时效以后,有x相及σ相的出現,当其量較多时,也可增加鋼的脆性。硼不但減緩某些相的析出,而且也可以改变它們的分布状态,使晶界发生不連續沉淀,从而对韌性的降低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