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10Pb和^137Cs计年在湖泊沉降物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低能γ谱仪和Geγ谱仪分别测量了湖泊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210Pb和^137Cs,确定了4个湖泊近代沉积物的年代。用二种方法测得滇池、洱海、鄱阳湖和连湖的平均沉降率分别为0.22cm/a和0.23/a;0.20cm/a和0.21cm/a;0.57cm/a和0.50cm/a;0.15cm/a和0.16cm/a。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放射性核素释放和地面沉降特点,简述了事故后苏联和其他国家的环境监测活动并讨论了γ能谱技术在环境放射性监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日本JCO临界事故的辐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9月 3 0日 1 0 :3 5日本核燃料处理公司 ( JCO)的 3名工作人员在将约 1 6.6kg浓缩铀溶液直接倒入沉淀池内时引发临界事故。事故的核裂变总数为 2 .5× 1 0 1 8,释放出大量中子和 γ辐射 ,3名当事人都受到严重中子和 γ照射 ,表现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典型的急性辐射综合症。当天 1 5:0 0东海地方当局实施半径 3 50 m范围内 2 0 0人避迁撤离措施 ,1 0月 1日 6:0 0链式反应终止 ,1 0月 2日 1 8:3 0日本政府宣布解除对该地区的警戒。事故发生后日本有关部门和机构对事故处理、事故分析、应急监测、事故影响评价、公众沟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次事故在国际核事故分级表上列为 4级 ,场外无明显放射性污染 ,临近公众受到轻微照射。本文介绍 JCO临界事故的事故序列、事故响应、事故监测和剂量估算。  相似文献   
4.
用多组标准源系列刻度γ谱仪效率离散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在γ谱仪的放射性核素定量分析中,影响分析结果准确度与精度的主要因素,除了测量的统计误差、解谱程序引起的误差、谱仪系统的稳定性等因素外,还有谱仪系统效率刻度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过程,得到用HPGe探测器应能测到的多道γ能谱理论谱形,同时给出各特征能峰的探测效率和各特征峰的真符合相加修正系数。采用本方法开发的I、140Co、131Cool2000软件,可模拟60Co、88Y、134Cs、133Ba、95Nb、57Co、103Ru、106Ru、110Agm、124Sb、144Ce、65Zn、58La、241Am、99Mo、166Hom、152Eu、125Sb、214Bi、212Bi(α衰变链)和208T1,共计24种核素的衰变过程。对于60Co圆柱形体源发射的两条主要γ射线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符合修正系数的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在±1%的偏差范围内相符。同时给出了一种校正同轴探测器死层厚度和冷指尺寸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室内氡的来源、水平和控制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6  
任天山 《辐射防护》2001,21(5):291-299
本文介绍室内氡的来源、水平和控制方法。根据文献资料汇集得出了截至1994年中国室内、室外和地下室氡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3.7、12.6和373Bq/m^3)、氡子体平衡因子(分别为0.47、0.59和0.43)以及室内氡浓度水平的地区分布,室内氡的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讨论了室内氡浓度控制的必要性、控制依据和控制措施,指出了建筑材料按放射性比活度分类对控制室内氡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筑材料防护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综述了各类主要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水平,讨论了室内γ辐射剂量的计算方法和人在室内受到的附加剂量的计算方法。还讨论了在年全身附加剂量为1和1.5 mSv时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北京地区外环境中来自地层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辐射剂量,在用现场辐射仪测量的同时,用φ75×75mm NaI(Tl)-塑料反符合低本底γ谱仪,分析了北京地区143个土壤样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表层土壤中~(232)Th、~(226)Ra 和~(40)K 浓度随地点、地形、成土母质类型有很大变化,其平均浓度分别为8.61×10~(-6)g/g、4.98×10~(-13)g/g 和2.31×10~(-6)g/g。由~(232)Th 及其子体、~(226)Ra 及其子体和~(40)K 平均浓度所致离地面1m 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别为2.31μrad/h、0.79μrad/h 和2.58μrad/h,总计为5.68μrad/h;~(232)Th 及其子体和~(40)K 的贡献约各占40%,~(226)Ra及其子体的贡献小于20%。按全市人口加权的空气总吸收剂量率为5.59μrad/h,由此所致的本市居民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45.2mrem。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2006—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居室氡浓度调查的方法和结果。本次调查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基本上3个月为一个测量周期,分4个季节进行探测器的布放与回收,多数地区进行了为期1年的测量。共有1个省和7个城市参加了此次调查,测量房间数共计2 029个,涉及省市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氡浓度范围5.3~183.0 Bq·m-3,按样本量加权均值为(32.6±5.2)Bq·m-3,按人口加权均值为(30.7±4.3)Bq·m-3。氡浓度超过100 Bq·m-3的房间(36间)约占总调查房间的1.8%。本次调查结果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测量结果的比值范围为1.00~3.12,按各城市人口加权均值为1.80。同时对调查地区城镇/农村、不同建筑年代、不同楼层、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地面和墙体材料居室内氡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调查地区居室内氡浓度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0.
室内~(222)Rn的水平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2年以来发表的资料,综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室内氡及其子体水平和分布的调查结果,估计了世界范围室内外氡浓度的平均水平,提出了制定室内氡限制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