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分析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年-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12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63例)以及对照组(63例)。对照组中患者均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效率以及冠心病治疗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冠心病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高血压症状以及冠心病症状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缓慢心律失常使用临时起搏器的救治经验。方法对20例安装临时起搏器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随访时间0.5~1年,均恢复良好。结论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慢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安置临时起搏器,并采取包括强心、营养心肌、免疫调节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措施,能安全渡过急性危险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单胺氧化酶变化情况及单胺氧化酶对老年心力衰竭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60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412 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四组,心力衰竭I级31例、Ⅱ级78例、Ⅲ级182例、Ⅳ级121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老人6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血清单胺氧化酶及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检测对比;同时比较收缩性心力衰竭者与舒张性心力衰竭者单胺氧化酶及浓度变化,研究单胺氧化酶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相关性。结果 单胺氧化酶对照组与心力衰竭I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Ⅱ~Ⅳ级组单胺氧化酶、NT-proBNP、Hs-CRP均高于心力衰竭Ⅰ级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性心力衰竭平均MAO、Hs-CRP、NT-proBNP、LVEDD 较高,舒张性心力衰竭平均LVEF较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单胺氧化酶与LVEF 呈负相关(r=-0.647,P<0.05);与LVEDD 呈正相关(r =0.726,P<0.05)。结论 单胺氧化酶能较好的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在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将107例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52)和联合治疗组(n=55)。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的ST段压低(1.01±0.12)mm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0.98±0.29)min,均低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ST段压低(1.42±0.21)mm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1.32±0.4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率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筛选2016-01-2017-08本院收治的105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级28例,心功能Ⅲ级55例,心功能Ⅳ级22例。另设同期健康体检且结果为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suPAR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并计算平均室壁应力(MWS)和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比较2组研究对象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suPAR水平及心功能LVMI、MWS水平。CHF老年患者血清suPAR水平经Pearson分析与LVMI、MWS呈明显相关性。出院后第12个月心脏彩超复查患者心功能,统计发生心脏事件的病例数,比较并发心脏事件与无心脏事件发生的患者入院时血清suPAR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suPAR水平与CHF患者心脏事件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患者血清suPAR水平及MWS、LVMI增高,且随心功能分级增大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老年患者血清suPAR水平经Pearson分析与MWS和LVMI呈正相关(r=0.609和0.644,P=0.000和0.000)。出院后第12个月发现,随访并发心脏事件的CHF老年患者入院时血清suPAR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脏事件患者。CHF老年患者血清suPAR水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为发生12个月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血清suPAR水平可能是CHF老年患者早期诊断及其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无复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监测患者入院时及术后1h的心电图,并计算ST 段回降幅度。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TIMI血流分级≤Ⅱ级)和再灌注组(TIMI血流分级>Ⅱ级),分别为29例和61例。结果 无复流组患者术后24h及48h血清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再灌注组(P<0.05),且无复流组术后48h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术后24h水平(P<0.05),而再灌注组术后48h血清IL-17水平低于术后24h水平(P>0.05);无复流组中心电图ST段迅速回降(STR≥50%)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再灌注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水平及患者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是影响心肌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17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无复流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介入术后IL-17水平,尤其是术后48h水平,可作为诊断心肌无复流的一个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控制水平对心功能及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133例,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为三组.血压控制理想组(A组):收缩压(SBP)≤130 mmHg且舒张压(DBP)≤80 mmHg);血压控制不良组(B组):130 mmHg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不仅损伤心室功能,还增加房颤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8%,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2%,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阿替普酶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