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0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源性干眼是眼科手术患者的一种常见疾病,可因多种因素引发,损伤患者的眼部健康。临床上存在多种治疗手术源性干眼的药物及方法,但效果不一,对此,本文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行手术眼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行手术的眼科疾病患者,按照患者个人意愿,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环,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模式下,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PBAC评分。结果术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的PBA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PB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为4%,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为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曼月乐环运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降低阴道出血、睡眠障碍、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腹腔化疗与静脉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观察化疗副反应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3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静脉联合腹腔化疗16例,对照组静脉化疗,分析其化疗副反应及肿瘤标志物CA125,HE4下降程度,PFS及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化疗副反应轻,CA125,HE4下降程度大,可延长PFS及3年生存率。结论静脉联合腹腔化疗疗效优于静脉给药化疗,且化疗副反应轻,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3年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谢洪涛  刘钊臣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326-2328
目的:探讨最小剂量手术方法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6-02在我院治疗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9例102眼,均采用单纯巩膜外垫压联合冷凝手术,术中不放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视网膜首次复位84眼(82.4%),二次复位10眼(9.8%);35眼(34.3%)术后矫正视力<0.1,38眼(37.3%)0.1~0.3,29眼(28.4%)>0.3,明显优于术前矫正视力,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以角膜水肿(20.6%)和一过性高眼压(9.8%)为主,给予相应处理,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最小剂量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眼压变化对白内障手术视盘、黄斑的灌注密度、血管密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100例(100眼),依据患者不同水平将患者分成4组,其中眼压<21 mmHg 38例、21~30 mmHg 15例、31~40 mmHg 19例、>40 mmHg 28例,观察患者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 h、8 h、24 h患者眼压、黄斑与视盘血管密度、灌注密度情况。 结果 术后即刻、术后1 h患者黄斑、视盘灌注密度较术前降低;眼压>40 mmHg组患者术后8 h黄斑与视盘血管密度较术前降低,>40 mmHg组患者术后24 h黄斑与视盘血管密度、视盘灌注密度较术前降低;31~40 mmHg、>40 mmHg组患者术后24 h黄斑灌注密度较术前降低。 结论 白内障手术患者术中灌注压会造成视盘与黄斑灌注密度、血管密度下降,在术后60 min其血管密度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患者术后眼底血流密度会受到眼压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谢洪涛  张慧莉   《中国医学工程》2013,(8):33-33,36
目的分析青光眼手术后导致浅前房的原因、讨论粘弹性物质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2013年于我院进行青光眼治疗的患者共120例,分析这些患者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时间、比率、类型,仔细研究医院的应对措施,比较不同的青光眼类型、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浅前房的不同影响。同时,使用粘弹性物质为患者治疗,使患者形成前房。结果其中普通青光眼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共69例,占57.5%,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共有51例发生浅前房,占42.5%。其中,由于伤口渗漏而导致浅前房的占52.1%,房水过滤过强的占18.6%,脉络膜剥离的占29.3%。这些患者均接受了粘弹性物质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结论浅前房发生的原因有多个,主要为手术伤口渗漏、房水过滤过强、脉络膜剥离等。通过粘弹性物质可以修复前房,治疗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视网膜疾病中应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为医院提高视网膜疾病的整体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128例(132眼)视网膜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结合其手术效果、裸眼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本组1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后1 d患者的平均裸眼视力、眼压分别为(0.46±0.13)、(2.53±0.79)kPa[(19.2±5.7)mmHg],与治疗前的(0.11±0.07)和(1.53±0.62)kPa[(11.4±3.7)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本组患者未有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仅10例(10眼)于拔管期间出现轻微结膜下出血,占7.81%,术后3 d自行恢复正常。结论:给予视网膜疾病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视力,并且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多次在我院住院,符合黄山会议躁狂症诊断的嗜好抽烟的男性患者7例,接受碳酸锂治疗,分别在吸烟及戒烟时进行红细胞锂、血浆锂测定,并将结果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患者3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无复发患者,对照组则有3例患者复发,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采取药物治疗结合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患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足月前胎膜早破产妇64例和健康正常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结果胎膜早破组流产史、胎位异常以及阴道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该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较健康组高(P<0.05)。足月前胎膜早破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流产史、胎位异常、阴道炎等疾病,且发生胎膜早破后会增加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