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背景:目前因地塞米松注射液广泛及长期使用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渐升高,但临床尚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鹿瓜多肽注射液为常用的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密度的药物。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在高浓度地塞米松条件下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成骨细胞随机分成3组,地塞米松+鹿瓜多肽注射液组添加1×10-7 mol/L地塞米松注射液、8 mg/L鹿瓜多肽注射液和终浓度为1g/L的二甲基亚砜;地塞米松组添加与地塞米松+鹿瓜多肽注射液组等量的二甲基亚砜及1×10^-7 mol/L的地塞米松注射液;对照组只添加与地塞米松+鹿瓜多肽注射液组等量的二甲基亚砜。96 h后以RT-PCR分析骨钙素的表达,21 d后茜素红染色对比观察钙结节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地塞米松+鹿瓜多肽注射液组与对照组骨钙素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1),地塞米松+鹿瓜多肽注射液组与对照组钙结节表达量也高于地塞米松组(P〈0.01),而地塞米松+鹿瓜多肽注射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鹿瓜多肽注射液可对抗高浓度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核因子E2/ 相关因子 2(Nuclear related factor-E2-factor,Nrf2) 、HO-1(Heme oxygenase-1)可能存在的作用。方法:采用超敏免疫组化法Super Vision(SV)检测Nrf2、HO-1在23例癌旁正常组织和54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讨论两者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以及与口腔鳞癌患者的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OSCC组织中Nrf2、HO-1的阳性表达率较癌旁正常组织高(P<0.05);Nrf2、HO-1的阳性率与OSCC组织的性别,年龄,TNM分期,pT分期,部位,吸烟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Nrf2的阳性率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不相关(P>0.05);HO-1的阳性率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 Nrf2、HO-1在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295,P=0.032)。结论:Nrf2、HO-1对OSCC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将课程思政运用于医学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医学道德精神,医学课程思政承载着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使命,在对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挥综合性大学结构上的优势,探索新时代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新思路。文章对综合性大学医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通过结合综合性大学特色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形式、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和完善课程思政管理评价体系等方式进行改革,将知识讲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使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开拓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应用耳脑胶及生物蛋白海绵修复大鼠面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以成年Wistar大鼠的一侧面神经颊支损伤为实验模型,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进行实验,每组10只,实验组1为胶粘组、实验组2为小间隙加胶粘组、对照组为外膜缝合组.术后8周,采用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测定和组织学观察,每组余2只取标本做透射电镜观察,评价面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组1、组2的面神经吻合口内肉芽组织很少,吻合口处瘢痕很小,可见神经生长良好,均未形成神经瘤;组1和对照组在神经吻合部位远端电刺激后口轮匝肌处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2和对照组在神经吻合部位远端电刺激后口轮匝肌处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组1再生神经纤维中有髓神经纤维排列整齐,髓鞘结构基本接近正常,组2再生神经中髓鞘数量多,厚度基本接近正常,板层结构质密,神经丝完好.结论 耳脑胶粘合修复大鼠面神经具有与外膜缝合同样的效果,并且手术操作简便;耳脑胶联合生物蛋白海绵修复大鼠面神经效果较好,优于外膜缝合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