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加速康复外科(ERAS)中各指标的影响,探讨TEAS在ERA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肠癌切除术的10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TAP组35例、TEAS+TAP组32例。TEAS+TAP组在麻醉诱导开始前30min刺激双侧足三里穴,持续至手术结束;TAP组及TEAS+TAP组在麻醉诱导完成后手术开始前于双侧腹部行TAP阻滞;3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均按照加速康复指南进行。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手术开始后1h的血糖值、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随访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4、12、24、48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记录3组患者术后康复的相关指标。结果:TAP组及TEAS+TAP组术中血糖值、瑞芬太尼的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TAP组患者术后4、12、24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TEAS+TAP组患者4个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48h的评分低于TAP组(P0.05)。TAP组及TEAS+TAP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EAS+TAP组短于TAP组(P0.05)。TAP组及TEAS+TAP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S复合TAP镇痛有助于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TEAS复合TAP镇痛优于单纯TAP镇痛,可能有助于延长单纯TAP的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早产儿家庭健康养育中应用微课程的效果。方法将梧州市工人医院新生儿病房2017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早产儿和100例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早产儿和50例照护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早产儿家庭健康养育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微课程进行教育,对比两组照护技术、医学知识掌握程度、早产儿生长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照护者的照护知识、照护技术、照护能力,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观察组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各个护理维度的评分,在预防感染、异常情况识别及处理方面,观察组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早产儿家庭健康养育中应用微课程具有较好的效果,明显提高了照护者对早产儿的养育照顾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提高其对早产儿的照顾能力,提升早产儿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简要的概述,简单阐述PICC置管的操作方法,结合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及文献资料对新生儿PICC置管前、置管时和置管后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究应对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适用于广州地区肝脏纤维化患者的非侵入性诊断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行肝穿检查病例354例,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包括透明质酸( HA)、Ⅲ型胶原N端肽( PⅢNP)、层粘连蛋白(LN)、CⅣ型胶原(CⅣ)、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胺转氨酶(GG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腺苷脱氨酶(ADA)、碱性磷酸酶(ALP)、载脂蛋白A1(APO A1)、尿素(U-REA)及血小板( Plt)。对血清学指标与病理诊断之间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诊断模型。另收集病例进行验证。结果(1)建立模型与既往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模型组的预测模式更加符合疾病动态变化的自然过程,可预测具体纤维化分期,模型组为:①ln( p1/1-p1)=12.445+0.061×LN-0.011×CⅣ-0.313×Alb+0.313× ADA-0.011×Plt;②ln( p2/1-p2)=6.443+0.098×PⅢNP-0.002×CⅣ+0.014×GGT-0.161×Alb+0.148× ADA-0.01×Plt;③ln( p3/1-p3)=-0.215+0.022×HA+0.113×PⅢNP-0.004×AST-0.011×Alb+0.015× ALP-0.017×Plt;④ln( p4/1-p4)=0.394+0.011×HA+0.002×CⅣ-0.012×Alb+0.013×ALP-0.02×Plt。(2)69例验证病例与病理学结果完全一致病例数为19例,考虑病理学诊断中可接受正负一个等级诊断结论,69例验证病例中可接受病例数为45例。结论应用建立的诊断模型,能够有效降低肝脏纤维化患者的穿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在实体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设计检索策略,通过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EMBASE、OVID和Cochrane图书馆注册数据库(CENTRAL)检索关于CD47表达与实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和总生存情况关系的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铅衣管理流程在血管介入手术铅衣安全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1日~2021年10月31日血管介入手术使用的76件铅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件,对照组采取现有铅衣管理流程,观察组采用改良铅衣管理流程。比较术后两组铅衣挂起率、内层铅材料拉伸强度情况及断裂伸长率、表面尼龙织物强力情况及断裂伸长率、不同铅衣消毒方法抑菌情况。结果:观察组铅衣挂起率高于对照组,破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中性清洁剂、75%乙醇、500 mg/L含氯消毒剂及消毒纸巾消毒下的铅防护服内层铅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中性清洁剂、75%乙醇、500 mg/L含氯消毒剂及消毒纸巾消毒下的铅防护服表面尼龙织物断裂强力及伸长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同铅衣消毒方法下抑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铅衣管理流程能减少铅衣破损,提高铅衣内层纤维材料拉伸长度、断裂伸长率及表面尼龙织物断裂强力及伸长率,延长铅衣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常见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相应的治疗,会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在新生儿疾病的救治过程中,需要进行中 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以及应用非生理 pH 药液治疗和高渗营养支持治疗。但是药物的特性会对血管壁产生刺激导致化学性静 脉炎,甚至可能因为药物的外渗而造成组织的损伤坏死。PICC 可以经过外周静脉将导管送入到中心静脉来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 液治疗,对于新生儿相应疾病的救治及营养支持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而且 PICC 穿刺置管后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对血管的刺激, 从而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因此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新生儿救治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 PICC 置管过程中如果导管位 置不合适则可能会对新生儿的正常治疗产生影响,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新生儿 PICC 尖端定位成为当前新生儿 PICC 置管 过程非常重要的内容。随着新生儿 PICC 尖端定位的诞生和不断的发展为当前新生儿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本文 旨在对新生儿 PICC 尖端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完善相应的 PICC 定位,有效辅助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 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