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89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大棚蔬菜的生产效益,是广大农户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根据大兴区生产实际,笔者探索出了第一茬香菜、第二茬番茄、第三茬莴笋一年三茬的大棚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摘要:基于基质袋栽培灵活易操作、便于搬运、材料环保,可避免因土壤板结、盐碱化、土传病害等问题对作物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等优势,开展日光温室番茄基质袋栽培技术探索,形成了包含品种选择、壮苗培育、水肥一体化管理、植株调整及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该栽培模式较常规栽培每667 m2减少成本2 204.1元,节省人工40个,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齐艳花 《蔬菜》2008,(6):43
2008年5月14日,北京市大兴区蔬菜办公室在青云店镇成人学校举办2008年第二期百村百名农民蔬菜技术员系统培训活动。此培训班的学员主要是青云店和长子营两个镇30个村的60名农民技术员,培训内容是由蔬菜办生产技术人员主讲的蔬菜生产新技术介绍。培训班上蔬菜办副主任赵光华对学员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9月9日,大兴区蔬菜办在榆垡镇科技站的邀请下,到榆垡镇农业服务中心对全镇55名科技示范户进行蔬菜技术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蔬菜生产新技术介绍、秋大棚番茄管理技术。此次培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示范户在收获新型技术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蔬菜生产新技术的使用,成为带领金镇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大兴区黄瓜栽培还停留在传统的春秋两茬的种植模式,缺乏先进的黄瓜栽培管理经验,没有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现状,对大兴高产栽培示范户朱永龙大棚一大茬黄瓜栽培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即大棚采用地膜、小拱棚、棉被、二道幕、大棚膜5层覆盖,提高棚内温度,比一般春大棚提前15 d左右定植,比其他春大棚黄瓜提前20~25 d采收,每667 m2一大茬黄瓜产量最高可达18 621 kg,产值39 717元,效益可观。希望可以为广大黄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在培育并推出抗根结线虫粉果系列品种仙客1 号、仙客5 号和仙 客6 号的基础上,又培育出抗根结线虫粉果高硬度番茄新品种仙客8 号。该品种以其稳定抗根结线虫、高温逆境条件下连续结果性好、不易产生空洞果、成熟果硬度高、果色粉红亮泽、商品果率高、产值高、效益好的特点,颇受农民和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兴区礼贤镇东段家务村张月强继2012~2013 年获北京市日光温室越冬番茄高产高效竞赛第一名后,2013~2014 年再创新高,突破北京市日光温室周年生产番茄的产量历史记录,每667 m2 产量达26 083 kg。  相似文献   
8.
齐艳花 《蔬菜》2008,(6):44
北京市大兴区种植中心蔬菜办在青云店镇大谷店村首次种植春季日光温室嫁接番茄示范成功。在蔬菜办生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从播种、嫁接到田间管理,嫁接番茄到目前没有病虫害发生。经调查,嫁接后的番茄长势旺盛,抗逆性增强,有效解决了困扰大兴区菜农多年的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难题。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蔬菜办公室自2005年开始推广秋甘蓝直播栽培技术,2007年全区秋甘蓝直播栽培种植面积30多hm2,每667 m2产3 500kg以上,平均每667 m<'2>收入3 200元.  相似文献   
10.
为发展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大兴区蔬菜办在青云店、礼贤、长子营、庞各庄4个镇建立了黄瓜、番茄各5个日光温室高产高效示范点。所有示范点从播种育苗到田间管理全部按照蔬菜办提出的栽培技术要求完成,并由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