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翻耕会使耕层土壤发生显著位置交换。耕层土壤位置交换会通过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改变氮素转化过程。本文研究了土层交换对黄淮海平原南端砂姜黑土硝化、反硝化过程和玉米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为该区域选择合理的耕作方式、减少氮素损失及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以土壤(0~35 cm)田间原位分层作为常规土层处理(CK),以原位0~10 cm和10~20 cm土层交换后作为土层交换处理(SE),并用20μm的尼龙网区分非根际和根际土壤。于玉米小喇叭口期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和反硝化菌群丰度,并结合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硝化潜势、土壤呼吸、反硝化能力、反硝化潜势、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总氮含量及根系形态的测定,探讨土层交换对土壤氮素转化和玉米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SE处理的玉米植株氮吸收量比CK处理显著降低8.9%(P0.05)。土层交换显著影响根际而不是非根际土壤的硝化潜势,使其显著降低13.5%(P0.05);并使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反硝化能力分别提高36.6%(P0.05)和8.4%(P0.05)。土层交换使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11.7%(P0.05)和5.2%。相关分析显示硝化潜势与氨氧化细菌(AOB)丰度呈显著正相关(r=0.91**),与氨氧化古菌(AOA)丰度无显著相关关系;反硝化能力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呼吸速率呈显著正相关(r=0.89**和0.93**),与nirK、nirS拷贝数无显著相关性;玉米植株氮吸收量与根际土壤的硝化潜势、根表面积×AOB拷贝数都呈显著正相关(r=0.83*和0.86*),而与反硝化能力呈显著负相关(r=?0.88**)。以上结果表明砂姜黑土土壤硝化速率的降低和反硝化速率的增强,是土层交换后玉米氮素利用效率低的重要原因。AOB是硝化速率的主要驱动微生物。土层交换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是反硝化能力的关键主导因子。在翻耕条件下,有效调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是提高作物氮肥利用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重度盐碱土立地条件下园林绿化施工困难的现状,从盐碱地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中央商务区(CBD)景观绿化工程排盐碱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工程结果表明,以排盐碱管网的合理布设以及更换适宜绿化苗木的种植土为前提,结合耐盐碱苗木品种及规格的选择,并施加合理的盐碱地园林苗木养活措施可以实现盐碱条件下的绿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源红锥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17个种源红锥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和稳定碳同位素(δ13C),探讨不同种源红锥的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红锥各种源δ13C值为-32.637%0~-28.290%0,广西东兰、凭祥及容县,云南思茅等种源的δ13C值较高,表明这些种源在该试验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各种源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瞬时值;净光合速率和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各种源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而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3个指标在各种源间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蒸腾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长期水分利用效率仅与蒸腾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筛选,广西东兰和容县、云南思茅、广东陆河和信宜等种源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红丰收山姜是以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为母本,红苞小草蔻(A. henryi)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植株长势旺盛,株高 1.1 ~ 1.7 m;叶革质、披针形、深绿色或亮绿色,具不规则放射状深色斑纹;花色艳丽,小苞片粉红色,小花花冠乳白色,顶端粉红色,唇瓣亮黄色有红橙色纹彩;花期 4-10 月;蒴果,果皮无棱,成熟时橙红色。适宜广东地区种植栽培。  相似文献   
5.
砂田是一种源于甘肃陇中地区抗旱保墒农业耕作方式。侯甬坚认为砂田历史起源于北凉时期的"治石田",但据史料,此石田绝非现在的砂田。同时,文中对砂田起源于明中期的观点也进行探讨,认为甘肃砂田应起于清初,是陇中人在面对巨大的社会生存压力前提,充分应用古代防旱保墒的农业技术知识,进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再经左宗棠等人的推广,方成今日之砂田。  相似文献   
6.
‘红玉姜黄’是以春秋姜黄(Curcuma attenuata Wall. ex Baker)为母本,女王郁金(C. petiolataRoxb.)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粉杂交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开花率高,花色艳丽,花期较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宜广州及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菊花绿色品种相对稀少,育种难度较大,遗传机制报道较少。以舌状花绿色、平瓣的栽培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绿叮当’为母本,与舌状花白色、平瓣的野生种毛华菊(C.vestitum)进行杂交,将其秋季开花的453株后代作为遗传群体,选取舌状花的色相角h值和色相a*值、舌状花瓣数和花序直径这4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这些性状呈连续变化,有极显著的中亲杂种优势,舌状花的色相角和花序直径有极显著的超亲优势;(2)色相角h值、色相a*值和舌状花瓣数均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8.74%、90.34%和76.20%;花序直径由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其主基因遗传率为41.20%。此外,杂交后代舌状花大多为平瓣,与双亲一致,少量个体出现管瓣与匙瓣。舌状花的色相角h值、舌状花瓣数及花序直径都分别与舌状花色相a*值显著相关。由此可见,在这个绿色菊花品种与野生近缘种杂交的拟测交F2代群体中,舌状花的色相a*值主基因遗传率高,并与其他花部性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野牡丹新品种‘天骄’、‘超群’、‘心愿’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对3个品种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泥炭作为基质对3个品种的扦插效果最佳。适用于‘天骄’、‘超群’、‘云彩’ 3种野牡丹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分别是使用500 mg/L IBA、 500mg/L ABT和200 mg/L ABT浸泡插穗15 min。  相似文献   
9.
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花生完好及破损的图像,选择表征花生完好与破损特征的H,I,S等3个特征颜色参数,建立了3层前馈神经网络,实现了任意放置花生粒的完整与破损自动识别。试验对31粒破损图像进行识别验证,识别正确率为87.1%,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水涝胁迫对4种姜科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春秋姜黄(Curcuma attenuate)、红球姜(Zingiber zerumbet)、花叶山姜(Alpinia pumila)和益智(Alpinia oxyphylla)4种姜科植物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在不同水涝胁迫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涝胁迫程度的增加,4种姜科植物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花叶山姜Fv/Fm、Y(Ⅱ)、q P、ETR降幅均为最小,NPQ增幅最大;春秋姜黄Fv/Fm、Y(Ⅱ)、q P的降幅基本均为最大。综合比较4种姜科植物在水涝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形态变化,得出花叶山姜耐涝性最好,春秋姜黄耐涝性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