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扬椒1766是以P17为母本、306-6为父本配制成的一代杂种。早熟,始花节位8节,株型半开展,株高80 cm,株幅58 cm,生长势中。果实长灯笼形,绿色,单果质量55.5 g,果实纵径12.1 cm,果肩横径5.0 cm,果肉厚度0.31 cm,味微辣,667 m2总产量3 479.6 kg,病毒病病情指数0.8,炭疽病病情指数1.9,适宜江苏省作早春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番茄与洋葱套种,在提高番茄口感的同时,每667 m2 可增收洋葱1 000 kg,纯效益增加1 200 元以上,总效益超过1 万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芪解毒汤体外干预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及对β-catenin、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该方抑制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MCF-7细胞并将其分为黄芪解毒汤组、阿霉素组及空白对照组。以黄芪解毒汤浓缩液、阿霉素液及细胞培养液分别干预各组MCF-7细胞24h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β-catenin, 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芪解毒汤组、阿霉素组可明显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P<0.01);黄芪解毒汤组及阿霉素组β-catenin、C-myc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黄芪解毒可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显著降低β-catenin、 C-myc基因表达,该结果为黄芪解毒汤在乳腺癌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温州蜜柑在设施完熟栽培过程中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揭示其果实品质提升的分子机理.[方法]以温州蜜柑'宫川'品种为材料,测定完熟栽培期间不同时间果实糖酸含量,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果肉中糖及柠檬酸代谢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最后对糖酸含量变化与相关代谢基因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不同林分的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为营建亚热带人工林筛选适生的珍贵乡土阔叶树种。  方法  以四川农业大学崇州基地同质园试验中大叶樟Cinnamomum platyphyllum、油樟C. longepaniculatum、天竺桂C. japonicum、樟树C. camphora、桤木Alnus cremastogyne、香椿Toona sinensis、红椿T. ciliata 等7个阔叶树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树种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林下植被多样性等指标,量化树种对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  不同树种全株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叶樟的生物量最高,其次是桤木和红椿,天竺桂最低。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整体表现为干>根、枝>叶,并且大叶樟各器官生物量均最高,天竺桂各器官生物量均最低。各器官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比例在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树种大小排序无一致性规律。不同功能群之间的全株、叶、枝及干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但常绿树种的根生物量、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显著高于落叶树种(P<0.05),枝和干生物量占比则相反。落叶树种林分林下草本多样性显著高于常绿树种林分(P<0.05),并且红椿、桤木和香椿林分林下草本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天竺桂、樟树、大叶樟和油樟林分,红椿林分的林下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其他6个林分(P<0.05)。  结论  研究区培育落叶树种有利于人工林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并且相较于其他乡土树种,选择桤木和红椿作为培育树种更有利于亚热带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图6表2参37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植物标本馆也随之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植物标本数字化工作及数字植物标本馆建设已成为大多数标本馆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植物标本数字化主要包括标本信息标签(采集信息、鉴定信息)的数字化和标本拍照2方面内容。标本数字化打破了实体标本的诸多不便,使植物标本更好的服务科研。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在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解决小农户分散化经营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矛盾,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问题。多年来,我国为破解这一难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和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在发展家庭农场工作中出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搞好土地确权发证奠定法律基础上,对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和定价方式进行规范管理,制定鼓励扶持政策,优化家庭农场的发展环境,有效促进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针对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土地流转困难、经营成本增大、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土地流转缺乏监督机制等,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继续加强对家庭农场的配套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协会、提供全程服务等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段文艳  肖洒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76-76,22
本文通过对豇豆荚果生长发育动态的研究,发现豇豆早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的荚果长度在生长过程中存在快速生长和缓慢生长两个阶段.早熟品种的荚长快速生长阶段在开花至花后6d,中晚熟品种的荚长快速生长阶段在开花至花后8d,两类品种荚的直径生长速度较为一致,无明显的快速生长和缓慢生长的阶段变化.  相似文献   
10.
弱筋小麦是制作饼干、糕点和酿酒的重要原料,江苏淮南麦区是农业部化定的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苏省弱筋小麦产业链的运行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品种培育主体、种植主体、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的调研,总结出育种主体收益难、种植主体品种抉择难、弱筋原粮收购难、终端品质调优难的"四难"节点矛盾是当前江苏省弱筋小麦特色产业链运转不畅的症结所在,提出完善相关法规,遏制同质化品种泡沫、突出政府在健康产业链培育中的引导作用、发挥产业联盟在全产业链运转中的协调作用等解决思路,为从政策面改善当前江苏省弱筋小麦产业链运行局面,巩固江苏省弱筋小麦产业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