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1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中药中毒的临床评价 (一)肝毒性 1.中药中毒引起的肝损伤.肝脏既是解毒器官又是毒物的靶器官.中药导致肝脏中毒有两种可能:一是药物本身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如黄药子;另一种情况是中药的炮制等加工方法不当,给药途径、剂型、剂量不合理,也会引起药源性肝病.  相似文献   
2.
假设随着身体组织中脂肪酸的改变,试验用的随机化的棕桐油能够提高它的消化率,特别是棕榈酸(C16:0)组分的消化率。肉鸡饲喂包括天然的或是随机化的棕榈油日粮,且也饲喂天然的或按1:1比例混合的天然的和加氢的向日葵油日粮。随机化的棕榈油都能够使C16:0在甘油分子中的sn-2含量有所提高(14%-32%)。氢化的向日葵油降低了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酸的消化率,并且没有改变总不饱和脂肪酸酸的消化率。随机化的棕桐油组的C16:0的表观消化率在试验前期和试验后期分别提高了2.6%和5.8%。在试验后期主要研究消化率,结果显示:C16:0在sn-2和sn-1,3位置的消化率分别为90%和51%。饲喂随机化的棕榈油组比天然的棕榈油组显著提高了胸肌、腹脂的棕榈酸的成分和降低了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酸的比率。结论:与天然的棕榈油相比,随机化的棕榈油可以作为植物油添加在肉鸡日粮中对饱和脂肪酸酸的消化率起到积极作用,且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酸的植物油相比,对肉的硬度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黄芪为原料,采用二级因子最陡上升/下降法、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以新分离白蚁源坚强芽胞杆菌-CX10为发酵菌种,对黄芪发酵多糖(Fermented Astragalus Polysacharin,FAPS)质量分数进行研究。对11个重要的发酵培养基因素及其发酵条件进行筛选,如化学因素(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乳清粉、KH_2PO_4、NaCl和黄芪粉)、物理因素(温度、pH和时间)和生物因素(接种量),用二阶因子(Plackett-Burman Design,PB)筛选关键因素,以发酵黄芪多糖质量分数显著性影响为中心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碳源、氮源、pH、接种量、时间和温度6因素对多糖质量分数的影响,用中心复合设计(BOX-Benken Design,BBD)优化4个重要的发酵参数,如发酵p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接种量,以获得更高的黄芪多糖的质量分数。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35、发酵时间37.54 h、发酵温度37.45℃、接种量10.60%。试验验证在最佳发酵条件下黄芪多糖质量分数为(69.3±0.013)%,理论预测值为71.77%,结果与预测值基本相符,证明该优化条件有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宫衣净酊中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应用色谱柱为安捷伦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此色谱条件下,葛根素的线性范围为18.25μg/mL~584.00μg/mL(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8.83%(RSD=1.03%)。说明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宫衣净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兽药喹胺醇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2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2和IL-6的含量.结果:中剂量组雄鼠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药物剂量组(P<0.05),药后7 d雌鼠低剂量组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药物组(P<0.05);药后7 d雄鼠中剂量组血清中IL-6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4 d雄鼠中、高剂量组IL-6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药后7 d雌鼠中、高、最高剂量组IL-6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 d低剂量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雄鼠血清中IL-2含量在7 d和14 d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喹胺醇对小鼠血清中细咆因子TNF-α、IL-2和IL-6水平的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和剂量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甘肃省某奶牛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并选择治疗用敏感药物,采用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采集的子宫内膜分泌物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同时采用K-B法测定这些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10份样本分离得到12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7株、芽孢杆菌3株、链球菌1株、假单胞菌1株。大肠杆菌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均不耐药;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为14.29%,对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28.57%,对红霉素耐药率为57.14%。芽孢杆菌对卡那霉素、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四环素均不耐药,而对头孢噻肟、红霉素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33.33%。大肠杆菌和芽孢杆菌对青霉素均完全耐药(100%)。链球菌对氨苄西林、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敏感,对青霉素中度敏感,对其他6种抗菌药物耐药。假单胞菌对青霉素和头孢噻肟耐药,对其他8种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7.
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母鸡的培育。实际生产中,养殖者只重视育雏和产蛋阶段的饲养管理.而疏于对育成期的管理.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和营养方面。造成育成鸡合格率低、后备鸡体重不达标准,严重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这也是当前蛋鸡生产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育成鸡是指7周龄到开产前的鸡。雏鸡7周龄时转入育成舍开始进入育成阶段.该阶段培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蛋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伏龙坪、花庄奶牛场、临泽县雪莲乳品厂对2 076头奶牛投服含Se、Cu、Zn、Fe元素的缓释剂,并定期检测牛体内的相关元素的变化,统计、分析缓释剂投服前后奶牛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病情况.试验结果表明,Se、Cu、Zn、Fe微量元素缓释剂对奶牛胎衣不下等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犬瘟热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和RT-PCR方法,对2008~2009年在兰州市和乌鲁木齐市的50份疑似犬瘟热患病犬样品进行检测对比,结果发现这2种方法的符合率达96%。犬瘟热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是一种比较可靠的临床检测犬瘟热病毒感染的方法,而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的RT-PCR方法更适合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1~12周龄泰和乌骨鸡体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养至12周龄。在1~4周龄6个处理组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38%、0.58%、0.78%、0.98%、1.18%、1.38%,在5~8周龄6个处理组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8%、0.68%、0.88%、1.08%、1.28%、1.48%,在9~12周龄6个处理组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5%、0.65%、0.85%、1.05%、1.25%和1.45%。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血清中酪氨酸酶的活性均随着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先提高后降低,且与不添加组(酪氨酸水平为1~4周0.38%、5~8周0.48%、9~12周0.45%)差异显著(P0.05或P0.01),在1~4周龄、5~8周龄和9~12周龄日粮酪氨酸适宜供给量分别为1.18%、0.88%和1.25%。在一定的酪氨酸水平范围内,提高日粮酪氨酸水平可提高泰和乌骨鸡体内酪氨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