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微生物拮抗病原菌是防治病害安全高效的可行手段。通过对果实表面微生物进行筛选鉴定,以期得到一株可以有效抑制灰霉病的生物防治菌株。对拮抗菌株H-1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和gyrB 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果实伤口试验考察拮抗菌H-1在体外及梨果表面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经鉴定H-I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 velezensis H-1在体外条件下可显著抑制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串珠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菌丝生长,其中对灰葡萄孢霉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果实伤口试验表明,1×1011 CFU/mL的B. velezensis H-1可完全抑制梨果表面灰霉菌生长。由此可见,B. velezensis H-1可以有效抑制梨果采后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山西老陈醋用微生物发酵剂,从传统发酵工艺生产的山西老陈醋中分离筛选到5株增香酵母菌。结合形态学和酵母菌26S rDNA Dl/D2区序列分析,初步鉴定Y1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26为毕赤酵母(Pichia scaptomyzae),Y30为假丝酵母(Candida humilis),Y68为红酵母(Rhodotorula sp.),Y70为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这5株酵母发酵液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醇类和酯类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组成差异较大;对这5株酵母菌进行耐酸性、乙醇耐受性、高温耐受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毕赤酵母Y26具有优良的耐酸性、乙醇耐受性。综合其具有高产乙酯类、低产高级醇的特性,毕赤酵母Y26有望开发为山西老陈醋的新型发酵剂。  相似文献   
3.
干旱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逆境因素,植物在遭受水分胁迫时,诱导与此相关的一些基因表达.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建立小麦拔节期水分胁迫的基因表达的cDNA文库,获得2 046条EST序列,DNAStar聚类分析后得到961个重叠群(Contig),经BLASTx同源比较和功能查寻,得到268个Uni-gene,分属1...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抑制差减杂交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优缺点,并对其在植物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葡萄常规贮藏库实现冰温贮藏条件,利用自研的冰温贮藏小温差精确控制系统对常规冷库进行改造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常规冷库温差为0.4℃,实现了冰温贮藏条件,而且改造成本低,能耗小;与常规冷库贮藏的红提葡萄相比,腐烂率降低了13%,果梗新鲜,无SO_2伤害。  相似文献   
6.
气调对石榴采后果皮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新疆大籽’石榴为试材,就不同气体成分对其采后果皮褐变机理及果实贮藏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下,石榴果实采后的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含量均呈递减的趋势,且随着贮藏期延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缓慢增加,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与对照相比,适宜的气调贮藏参数(5%CO2,3%~5% O2)可减缓石榴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升高以及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并减少酚类物质的氧化,有效地减轻石榴褐变的发生,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zizyphicola)XY201是从冬枣表面分离筛选的新酵母菌种,对采后冬枣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研究了该酵母菌对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利用情况,以及温度、初始pH和接种浓度三个因素对梅奇酵母生物量的影响,优化其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梅奇酵母最大生物量的培养基配方为:2%蔗糖+2%牛肉蛋白胨+0.05%磷酸二氢钾+0.05%硝酸钠;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初始pH 6.0,接种浓度1%;在上述培养条件下进行摇瓶培养,梅奇酵母的最佳培养时间为接种后72 h。  相似文献   
8.
不同气调贮藏方式对大久保桃冷藏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气调贮藏方式(变动气调、间歇气调、常规(静态)气调)对大久保桃冷藏及货架期3 d后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冷藏对照相比,适宜的气调处理可明显降低果实冷害的敏感性、延缓果肉组织膜透性和褐变度的上升趋势、减轻出汁率的上升,有效保持了果实硬度、色泽、风味;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大;其中较适宜气体指标是5% O2+ 10% CO2;与常规(静态)气调相比,变动气调贮藏进一步降低了果实的冷敏感性,减轻了在低温条件下果实的冷害症状,贮藏70 d,果肉无褐变,货架期间,仍保持了较好的后熟特性,改善了果实的贮后品质.  相似文献   
9.
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生理及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采后生理及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黑宝石李果肉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贮至一个月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0±0.5)℃和(8±0.5)℃处理果皮、果肉无明显冷害症状,综合品质较好,出库后分别有10天与5天的货架期;(5±1)℃处理果实冷害较严重,果肉有水浸斑,口感有水煮(异酸)味,果实商品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甘薯汁口感,提高其营养价值,本文以适于发酵饮品的甘薯黄肉品种“运薯9801”和紫肉品种“漯紫4号”为原料,以乳酸菌葡聚糖明串珠菌(Polysaccharide actinomyces)为发酵菌株,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甘薯浆添加量、接菌量和加糖量对甘薯汁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别构建4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甘薯浆添加量、接菌量)3水平的响应面设计,并建立发酵甘薯汁感官评分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运薯9801”甘薯汁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红薯浆添加量30.0%,接菌量10.4%,发酵温度34.0℃,发酵时间为36.0 h,加糖量为10.0%;益生菌发酵“漯紫4号”甘薯汁的最优发酵条件为:紫薯浆添加量39.6%,接菌量9.8%,发酵温度32.3℃,发酵时间31.0 h,加糖量10.0%。品种的筛选及工艺的优化可为发酵甘薯汁的研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