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结球甘蓝强力50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苗龄对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含任何激素以及单独添加不同浓度的6-BA或NAA的MS培养基上,均不能诱导外植体不定芽的分化;结球甘蓝离体叶片不定芽在MS+6-BA 2 mg·L-1+NAA 0.80 mg·L-1分化培养基上再生频率最高,为79.86%,最适宜的苗龄为8 d;外植体在生根培养基1/2 MS+0.30 mg·L-1NAA中,不定芽的生根效果好,生根率达100.0%,且根系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2.
结球甘蓝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45份不同结球甘蓝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相关分析。从回归系数、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看,影响早熟、中熟和晚熟3类结球甘蓝材料单株产量的因素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生育期、开展度、外叶数和球形指数。4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贡献组成因早熟、中熟和晚熟3类材料而不同。早熟材料的生育期、开展度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间接影响远大于其他2个性状;中熟材料除生育期、开展度和外叶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间接影响较大外,球形指数虽直接影响较小,但也通过其他性状间接地影响单株产量;晚熟材料中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间接影响较小。结果表明,这3类材料遗传背景差异较大,在产量育种中,可针对育种材料的产量限制因素,合理选用不同遗传背景的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3.
浙白5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苗用型大白菜一代杂种,由强自交不亲和系S05-676-1-1-3-11-8-2为母本,弱自交不亲和系H2-3-1-10-18-3-6 为父本配制而成。适宜夏季作苗用型大白菜(又名小白菜)栽培,高温干旱条件下不易发生干烧心病(俗称焦叶);叶色浅绿,叶面光滑、无毛、有光泽;口感糯、品质优良;耐热性强,商品性佳,产量高;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口感品质的鉴定评价多依赖感官评价,常因主观因素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亟需客观准确的大白菜口感品质的评价方法。为探究质构仪在大白菜口感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的可行性,选择穿刺探头P/2 mm、检测钳口HDP/VB和刀具装置A/MORS三种探头对大白菜质构特征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三种探头均可用于大白菜口感的鉴定,且可以表征大白菜不同的质构特点。对大白菜叶柄不同部位的质构分析结果显示,大白菜叶柄背面和正面、底部和中部的质构参数差异显著,说明大白菜叶柄均一性较差;不同口感特征的大白菜品种的质构分析的结果发现,通过P/2 mm、HDP/VB和A/MORS测试获得的质构参数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柄表皮硬度/剪切力、总体硬度、纤维强度、纤维个数与大白菜口感负相关,质构数据均与感官评价的结果一致,证实质构仪在大白菜口感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大白菜干烧心病基因AFLP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烧心病是危害大白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不同品种间在抗干烧心病特性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本实验以抗病品系小孢C8和感病品系651A及其F2群体为材料,进行了大白菜干烧心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获得了1个与大白菜干烧心病基因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E10/M05)。  相似文献   
6.
结球甘蓝小孢子胚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结球甘蓝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条件对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限制小孢子胚发生的主要因素.适宜取材的花蕾大小为2.5~4.0mm,瓣药比为2/3 ~7/6,盛花期是取蕾的适宜时期;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和添加适量活性炭均可显著提高胚状体诱导率,但对于难出胚基因型没有起到诱导出胚的作用;胚状体的诱导和萌芽需要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6-BA的参与,适宜的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为NLN-13+0.2mg· L-1 6-BA+0.1mg·L-1 NAA,胚状体诱导率为38胚/10蕾,适宜的胚状体生芽培养基为MS+0.4mg·L-16-BA +0.1mg·L-1 NAA+3%蔗糖+0.7%琼脂,芽诱导率达46.7%.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芥菜种质资源丰富,芥菜产业发达,其中榨菜和雪菜的加工产品享有盛名,相比之下,浙江鲜食芥菜产业还有待发展。鲜食芥菜栽培管理不当极易出现苦味加重的现象,极大地限制了浙江省鲜食芥菜产业的发展。以浙江省芥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芥菜的不同部位(叶片、叶柄、嫩叶、老叶)及不同季节(秋冬季、夏季)的芥菜进行苦味评价,结果发现软叶比叶柄苦、嫩叶比老叶苦、夏季芥菜比冬季芥菜苦。分析芥子油苷的数据,发现软叶中的总芥子油苷含量高于叶柄、嫩叶中的总芥子油苷含量高于老叶、夏季芥菜的总芥子油苷含量高于冬季芥菜,即总芥子油苷含量与苦味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以上研究最终筛选出5份苦味适中芥菜种质,为浙江省鲜食芥菜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苗用型大白菜酷暑期种植的优势及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用型大白菜酷暑期种植具有生长速度快、耐热性强、品质优良、种植简单、生产成本低、利于无公害生产、受消费者欢迎等优势,其发展潜力大,推广前景好。  相似文献   
9.
浙甘85是以S04-G01为母本,以S05-SXGL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中晚熟,从定植到始收85 d(天)左右;叶球紧实,圆球形,不易裂球,耐贮运,球高20 cm左右,横径20~22 cm,中心柱长6~8 cm,单球质量2.4 kg左右;抗TuMV和黑腐病,一般每667 m2产量5 000 kg左右,适宜长江流域及华南、华北、西南地区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0.
种植密度对苗用型大白菜双耐产量和商品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苗用型大白菜双耐进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双耐种植密度10 cm×10 cm适宜20 d收获,20 cm×20 cm适宜50 d收获,一般适宜15 cm×15 cm种植35 d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