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至"十二五"末,上海市郊共发展设施蔬菜面积0.55万hm2(8.2万亩),保障了上海以绿叶菜为主的新鲜蔬菜的周年生产和均衡供应。调研发现,年销售额超过1 000万元的生产基地具备相似的盈利特点:稳定的销售渠道,可按照订单生产;采用"两头统,中间包"的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人员积极性;生产经营有能人带动,团队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2.
镉、铜复合胁迫下黄菖蒲部分生理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了黄菖蒲对不同浓度镉(Cd)、铜(Cu)复合胁迫的部分生理响应。结果表明,Cd、Cu复合胁迫下,植株地上部分的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植株地上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较低浓度处理前期上升,在较高浓度处理后期下降;叶片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随重金属胁迫浓度的上升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针对田间作业和转场运输等不同工况时的行驶速度需求,该研究提出使用双凸极变极永磁(pole-changing doubly-salient permanent magnet,PC-DSPM)电机作为电动拖拉机的驱动电机,通过变极获得驱动电机的多种机械特性。基于气隙磁场调制理论,将PC-DSPM电机气隙磁场中的主要工作谐波分为2组,采用电子变极改变电枢绕组连接方式,从而选择不同组别的气隙磁场谐波参与机电能量转换,形成PC-DSPM电机3种运行模式。根据不同模式下的转矩-转速曲线,选取电机在恒功率区的2个变极切换点,并据此将拖拉机的运行速度划分为0~7.7、7.7~10.5和10.5~32.7 km/h共3个区间。为实现平滑变极,构建自抗扰控制和跟踪微分器的PC-DSPM电机变极策略。与采用自抗扰控制的阶跃响应变极相比,虽然2个切换点处的变极时间分别延长至400和600 ms,但变极过程中dq轴电流过渡平稳,转矩波动分别下降8.5%和11.8%,转速恒定在920和1 250 r/min。研究结果可为实现电动拖拉机多工况高效运行及变极永磁电机平滑切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拖拉机买到家后怎样使用好,是大多数用户首先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新养机户对拖拉机的使用和保养知识更是欠缺.因此,要想使拖拉机使的好、寿命长,效率高,就必须学会科学地使用.  相似文献   
5.
搞好上海城郊设施菜田建设提升地产蔬菜供应保障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蔬菜生产条件,增强市郊蔬菜生产基地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以绿叶菜为主的郊菜自给率,确保上海特大型城市蔬菜供应的安全,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扎实推进上海新农村建设,按照上海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上海市郊将建成2万hm^2设施菜田,其中保护地6667hm^2,露地13333hm^2。  相似文献   
6.
新拖拉机买到家后怎样使用好,是大多数用户首先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新养机户对拖拉机的使用和保养知识更是欠缺。因此,要想使拖拉机使的好、寿命长,效率高,就必须学会科学地使用。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市委农办、市农委的领导下,蔬菜办公室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组织市郊菜区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实践、积极创新,着力抓好市郊生产基地的建设管理,确保以绿叶菜为主的地产蔬菜稳定和均衡供应,不断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建立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2012年市郊蔬菜生产面积有所增加,产出能力不断提高,供应水平基本均衡,价格稳定可控,安全质量逐步上升,产销更加顺畅,风险保障  相似文献   
8.
遗址木构件用防霉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遗址木构件的防霉药剂,并进一步完善处理工艺,使之更加有效.在相同处理工艺和环境条件下,比较了不同药剂浓度处理木材后的防霉试验效果.结果表明:双链季铵盐和菊酯类复合剂在浓度1.5%时抑制霉菌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10.
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细菌性软腐病病原物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栽培品种软腐病感病植株上分离到2株病原细菌,经回接试验证明为鸢尾软腐病病原细菌;同时还对2株细菌进行了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染色反应、培养性状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等研究,并将该病原细菌初步鉴定为欧文氏菌菊欧软腐致病型(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hdder,Mc Fadden&;Di-mock)。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