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冠心病患者108例在日常活动情况下,采用Holter 24小时监测,发现60例(55.6%)有心肌缺血发作,总计发作244次,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98次(81%)。心肌缺血发作时与发作前的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下降程度与伴随有胸痛发作时比较,亦无明显差异。在上午6时至12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频率最高,占55.1%。内服缓释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发作。  相似文献   
2.
硝酸异山梨醋(消心痛)皮肤喷雾剂治疗39例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达79.5%,作HoIler监测减少心肌缺血发作有效率为73.4%,运动耐量在喷药后有改善(占79%)。本药具有使用简便、作用时间持久,副作用小、无皮肤过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与依那普利单药比较,评价2种规格的复方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舒张压SeDBP 95~115mmHg),经2周洗脱期后随机分入A,B,C三组,分别每日1次口服复方依那普利(E)10mg/氢氯噻嗪(HCTZ)6.25mg,E10mg/HCTZ12.5mg或E10mg,治疗4周末诊室血压SeDBP≥90mmHg者剂量加倍,SeDBP<90mmHg者按原剂量治疗,继续治疗4周,共治疗8周。以SeDBP评价治疗8周的疗效,同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三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01)。A组(n=110)SeDBP下降(14.05±6.55)mmHg,总有效率81.82%;B组(n=106)分别为(14.01±6.66)mmHg, 83.02%;C组(n=96)分别为(10.82±6.33)mmHg,69.79%。A,B两组8周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优于C组(P<0.05)。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26%,21.90%和21.9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中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单药依邪普利,耐受性良好。氢氯噻嗪6.25mg与依那普利组成复方制剂时剂量组合尤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产缬沙坦80 mg/氢氯噻嗪12.5 mg复方制剂(复方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的多中心研究,入选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2例,年龄18~69岁,坐位舒张压(SeDBP)95~114 mmHg和坐位收缩压(SeSBP)<180 mmHg,不伴有严重的靶器官损害。经2周洗脱期后,全部口服单剂缬沙坦80 mg·d~(-1),qd,服用2周后血压作为观察基线值,未达标者改服复方缬沙坦(80 mg/12.5 mg.qd),服药6周后与自身基线值比较,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12例患者完成了6周的复方缬沙坦治疗,6周后平均坐位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下降了(10.04±7.34)mmHg和(14.18±11.83)mmHg,治疗有效率为76.8%(86/112例)。结论:复方缬沙坦治疗国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可维持24 h平稳降压。  相似文献   
5.
地高辛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地高辛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53例口服地高辛的充血性心衰患者分成3组:有效组、无效组及中毒组.应用放射免疫法(RIA)对其稳态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同时观察疗效.结果;平均血药浓度有效组为(1.07±0.50)ng/ml,无效组为(0.97±0.54)ng/ml,中毒组为(2.74±1.35)ng/ml.有效组与中毒组之间血药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有效组与中毒组之间单位剂量(mg·kg~(-1)·d~(-1))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效组单位剂量为(0.004 0±0.001 2)mg·kg~(-1)·d~(-1),中毒组为(0.004 7±0.001 9)mg·kg~(-1)·d~(-1).结论:地高辛血药浓度的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国产坎地沙坦酯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EH患者 37例 ,整个研究过程包括 2周停药观察期和 8周治疗期。口服坎地沙坦酯 8mg ,qd ,在治疗 1、2、4、6和 8周末各随访 1次。服药 4周后若患者坐位舒张压 (DBP)≥ 90mmHg(1mmHg =0 .133kPa)则增加剂量至 16mg。在治疗开始时以及治疗期的第 8周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①服药后 2 4h和白昼、夜间收缩压 (SBP)和DBP较服药前明显下降 ,分别为 (7.5 4± 12 .2 9) / (5 .19± 8.2 8) ,(6 .99± 14 .0 5 ) / (4 .6 2± 9.5 0 ) ,(8.4 8± 13.4 0 /(6 .0 2± 9.5 0 )mmHg ,均 P <0 .0 1。② 2 4h动态血压监测示服药后 2 4h各时点DBP和SBP均较服药前下降 ,大部分时点P <0 .0 5。③DBP、SBP的谷峰比率分别为 0 .70、0 .6 4。④平滑指数 (SI) :SBP、DBPSI分别为 3.99、3.10。⑤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1% (3/ 37例 )。结论 :患者每日一次口服国产坎地沙坦酯 8~ 16mg治疗EH能持续 2 4h安全、平稳降压  相似文献   
7.
海捷亚和科素亚双盲、随机、对照降压疗效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评价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海捷亚组)和氯沙坦钾(科素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179例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舒张压95mmHg~115mmHg)参加了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治疗研究。经过2周安慰剂洗脱期后,患者被随机分入海捷亚组(氯沙坦钾加氢氯噻嗪),或科素亚组(氯沙坦钾50mg~100mg),每日服药一次。168例患者完成了8周治疗研究。疗效判定标准为4,8周DBP血压下降到正常或下降10~19mmHg以上为有效。结果两组血压均较药前显著下降。海捷亚有效率81.9%(4周),88.0%(8周)较单纯科素亚组的41.2%和50.6%组高。两组间心率和不良反应为15%~19%,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氯沙坦钾片和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单用氯沙坦钾片好。海捷亚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同科素亚。  相似文献   
8.
潘特生降血脂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4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潘特生12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都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上升。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和血明目片联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每组31例。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和血明目片联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单一用药组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单一用药组的77.42%(χ2=5.167,P=0.023);治疗12周后,2组患者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单一用药组(P<0.01);2组患者FBG水平及HbA1c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或P<0.01);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8%vs. 16.13%,χ2=0.57...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36例冠心病猝死(SCD)病例分析了其临床特点,并从1972~1979年和1986~1989年两组急性心肌梗塞(AMI)恢复后出院的患者分别为337和500例长期随诊观察这些特点对SCD发生亭的影响。结果提示SCD临床高危险因素为:(1)不稳定性心绞痛;(2)原AMI并有左心衰竭;(3)AMI恢复后有室性心律失常或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4)并有室壁瘤成心室腔明显扩大及较广泛室壁运动障碍;(5)两次及以上心肌梗塞史;(6)心胸比率>0.55。从以上危险因素可识别SCD高危险组,但对个体患者近期SCD的预测尚不能作为准确指标。本文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提出了对SCD的预防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