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拥军 《吉林医学》2013,(36):7789-7790
<正>自发性食管破裂,1724年由Boerheave首先描述,1946年由Barrett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修补手术[1-2]。自发性食管破裂被列入急症范畴,由于其发病率较低,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容易造成漏诊、误诊,误诊率可达70%以上[3]。未经治疗可在24 h内死亡;如处理不当,延误治疗,病死率高达80%以上;如对本病认识不足,常导致失去手术时机,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经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胸部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重度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58例采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SF-36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正常率、血氧饱和度、FVC、FEV1、FEV1/FVC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依赖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是治疗重度胸部外伤的有效方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50例肺癌确诊患者,50例肺部良性疾病者以及50例健康人,对这三组人群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等。结果肺癌组的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组和健康人群组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检测某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相比,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更能有效地对肺癌患者及时作出诊断,以便更有效地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1993年11月至2007年11月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472例,均为胸内吻合,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17例,发生率3.6%,外院转入3例。在抗感染、静脉营养治疗同时,进行充分胸腔引流、冲洗,结合空肠造瘘、支架封堵等治疗。结果治愈14例,死亡6例。结论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充分有效的胸腔引流、冲洗以及空肠造瘘对治疗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综合治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经病理学证实为NSCLC患者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放疗+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三组疗效.结果 综合治疗组近期疗效(73.8%)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50.0%)和单纯化疗组(54.8%)(均P<0.05);1、2、3年生存率单纯放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综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综合治疗较单纯放、化疗是一种更为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齐拥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94-195,197
[目的]对比分析食道癌术中人工吻合术和器械吻合术吻合食管胃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2月~2010年2月间于胸外科手术治疗的236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中126例采用吻合器机械吻合食管与胃(机械吻合组),110例采用人工缝合术吻合食管和胃(人工吻合组)。[结果]机械吻合组食管胃的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为(12.6±2.9)min、(135.8±22.1)min、6.3%(8/126)、(8.7±1.4)d,均明显低于人工吻合组的(29.3±7.1)min、(201.7±14.8)min、12.7%(14/110)及(11.6±3.1)d,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吻合组的住院费用为(13 599.7±975.6)元,显著高于人工吻合组(P﹤0.05);但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术中使用吻合器吻合食管胃具有操作简便、术后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术后与吻合口相关的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我们在1995年11月~2007年11月期间应用圆型吻合器对364例食管、贲门癌切除者进行了机械吻合。其中男316例,女48例,年龄42~82岁;食管癌203例,贲门癌161例;弓上吻合207例,弓下吻合157例。结果: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10例,发生率2.7%;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11例,占3.0%;术中吻合出现器械故障6例,占1.6%。结论: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机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外伤诊断及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方法选取60例胸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输血量、闭式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7天FEV,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为(7.41±5.52)cm,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62±4.11)cm(t=7.54,P〈0.05);输血量和引流量分别为(199.88±23.00)mL和(199.52±18.48)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65.67±41.88)mL和(560.02±44.98)mL(t=6.38,6.98,均P〈0.05);术后第3天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61±0.20)分,低于对照组的(6.01±0.25)分(t=6.64,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6.50±0.45)d,短于对照组的(11.33±0.50)d(t=7.95,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在胸部损伤诊治过程中有直观性强、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做腋下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胸外科在胸腔镜辅助下做腋下小切口根治性肺叶切除术治疗的80例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甲组),同期100例传统开胸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乙组),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导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两组肺叶切除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1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两组肺叶切除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1±0.51)d]、平均住院时间[(10.06±0.96)d]、术中出血量[(190.00±10.67)ml]均小于乙组的胸腔引流时间[(6.50±2.67)d]、平均住院时间[(16.97±2.58)d]、术中出血量[(298.00±30.14)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较常规开胸手术具有简单、操作快、出血少、创伤小、患者疼痛较轻、术后伤口较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同时用于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笔者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工作期间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就诊的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2组患者均接受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比治疗前高(t=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提高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