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3种内固定方法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76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形态记忆双向张力钩固定术63例为A组,钢丝粗线环扎术58例为B组,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术55例为C组。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3~24个月,A、B、C三组的骨折愈合率分别为:95.24%、75.86%、85.45%。结论:形态记忆双向张力钩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可靠的生物力学固定效果,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SH钉固定联合香丹注射液骨折端注射治疗股骨远端AC型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GSH钉固定+骨折端处注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GSH钉固定治疗。两组按Mer-chan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并运用DEXA(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各阶段新生骨痂的BMD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两组病例均获随访,膝关节优良率均为94.4%。治疗组在术后第2、6、10、14、18周测定新生骨痂的BMD含量值优于对照组。结论 GSH钉固定联合香丹注射液骨折端注射治疗股骨远端AC型骨折,能允许肢体早期活动,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又能有效促进骨痂生长及骨折愈合,是一种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治疗的新进展。方法:纳入2009年11月-2011年2月本院治疗的CCF患儿34例,其中,观察组17例采用动态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结果:全部患儿均随访2年以上。观察组与对照组6月龄以下患儿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3.7%、9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6个月~1岁的患儿,两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00%、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感染、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Ponseti方法可作为6个月以内CCF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法,6个月~1岁的患儿应考虑使用肌平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胸腰段骨折引起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采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并对比两组病例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6~36个月,平均26个月。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的有效率为89.3%,优于对照组的64.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胸腰段急性脊髓损伤,能减轻脊髓水肿和改善脊髓微循环,使脊髓组织的压力降低,供氧供血得到保障并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比单独应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选择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DHS组49例,DCS组46例,PFN组29例,并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1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全部骨折愈合。DHS组优良率为91.84%,并发症发生率为8.16%;DCS组优良率为95.65%,并发症发生率为6.52%;PFN组优良率为96.55%,并发症发生率3.45%,PFN组优良率优于DHS组、DC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D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DHS组、D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DCS适用于骨折粉碎不严重的Ⅰ型、Ⅱ型及部分Ⅲ型骨折,DCS更适于股骨粗隆下或逆粗隆骨折。而PFN适用于股骨转子间各种类型骨折,尤其是骨折粉碎严重的Ⅲ型、Ⅳ型骨折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闭合复位透视下克氏针导向定位后经小切口空心钉固定治疗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股骨颈骨折26例,均按Garden分型。结果: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27个月,平均19个月。23例获骨性愈合,1例出现不愈合,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总优良率为89%。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可在伤后短时间内施行、操作简单安全、固定牢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观察冷疗法对于中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广东省东莞市高埗医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的45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是否接受冷冻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受伤入院当日至术后5d,以患侧股骨大粗隆为中心向周围20cm范围进行冷疗,每次冷敷1h,每8小时1次,对照组不进行冷疗。通过记录两组病例的身高、体重,术前及术后第1、3、7天复查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凝血四项,通过Gross方程计算出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并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后的凝血功能,评估冷疗法是否会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等风险的加重。结果经过分析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身高、体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468.58±60.82)mL,对照组(771.79±87.24)mL,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隐性失血量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冷疗法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中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对全身的凝血因素没有较大影响,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腰段多椎体不稳定骨折内固定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和东莞市高埗医院收治的110例胸腰段多椎体不稳定骨折患者采取不同的内固定手术方式,其中长节段固定组42例、短节段固定组38例、前路固定组30例。比较3组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度以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差异。结果110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3±2.1)个月。各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不同时相点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度未见明显丢失。末次随访时3组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及脊髓损伤情况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式,对胸腰段多椎体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克氏针双张力带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肘后侧入路,采用经鹰嘴截骨法8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者经尺骨鹰嘴骨折端进入显露骨折处2例,肱三头肌腱腹交界处舌状瓣切口法5例,对15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加双张力带固定法治疗,并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个月。根据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7%。结论使用克氏针双张力带法内固定减少了操作程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固定可靠,可允许肘关节早期功能训练,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